|
■一天近10個騷擾電話“轟炸” 據當事人陳小姐介紹,2011年底,她看中時代傾城一套房,并很快交了定金。2012年初,陳小姐按開發商和物業管理公司的要求填寫了客戶信息資料。回家后沒過多久,她就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對方自報家門“某裝修公司”,接著“單刀直入”:“請問您在時代傾城買了房子嗎?到時需要裝修的話可以直接找我們,屆時可為您免費設計。”陳小姐的第一反應是:“你怎么知道我在那里買房了?” 自此之后,陳小姐每天陷入了騷擾電話的輪番攻擊,不少裝修公司甚至表示和開發商是合作關系,可以提供各種優惠和便利。“兩年來最少也有五六百個騷擾信息,多的時候一天就接到近10個騷擾電話。最近一段時間小區準備收樓,騷擾電話更是接踵而至。”讓陳小姐感到驚訝的是,來電的公司不僅知道她的姓名,在哪個樓盤買了房子,連樓層號也說得出來。 除了裝修公司,房產中介也來湊熱鬧:“您的新房是自住呢還是要投資,如果您想轉手,我們可以幫忙。”諸如此類的 “電話轟炸”讓陳小姐頭疼不已。“電話、門牌這些私人信息被這么多陌生人掌握,我還有什么隱私可言?”陳小姐質疑,“我的個人信息只在開發商和物業管理處登記過,難道是被他們賣了?要不然就是售樓中介。”隨后,陳小姐向開發商討說法,得到的回復是:類似情況不止其一名業主反映,泄露環節至今無跡可尋。 ■律師:泄露業主隱私謀利屬違法 到底是誰泄露了業主的信息呢?我市一家地產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向物業公司、開發商的銷售員以及裝修公司獲得業主信息,在業內并不少見。開發商的銷售員一般都掌握著相當詳盡的業主信息。裝修公司、房產中介公司會主動找他們購買業主信息。由于業主信息可以重復賣出,對相關人員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因此他們愿意鋌而走險。 昨日下午,記者致電時代傾城樓盤對此事進行咨詢,開發商相關負責人表示確實收到多名業主反映信息疑遭泄露頻受騷擾。“我們也不清楚問題出在哪個環節,中間有代理銷售、房管備案、銀行按揭……環節太多了,就算報警也很難短期查清楚。”該負責人表示,“但肯定不是我們內部泄露的,作為該小區的業主,我也接到過類似的騷擾電話。” 對此,法律人士認為,房產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持有業主的個人詳細資料,這是他們的權利。但房產開發商或物業管理公司的相關人員如果借工作之便泄露或販賣業主的聯系電話、家庭住址等資料,謀取非法利益,就侵犯了業主隱私權,屬違法行為。 報料人:陳小姐報料獎金:1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