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過于武斷且不符合實際。
首先,符合國家標準的速凍食品本身并不是致癌物。而經常被提到的亞硝胺雖然確實被列為致癌物,但它本身并不直接存在于食物中,而是食物中的亞硝酸鹽與胺類物質在微生物作用或酸性環境下反應的結果。
但亞硝胺的問題并非速凍食品獨有,很多日常食物如腌制品、燒烤食品、包括新鮮蔬菜中也可能存在亞硝酸鹽,并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亞硝胺。而事實上,對比前面說的這些食物,速凍食品亞硝胺的風險,可能反而是最小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原來,通過減少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以及抑制亞硝胺的合成來降低風險。比如低溫條件能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可以降低亞硝酸鹽的積累,從而減少亞硝胺形成的機會。而速凍能迅速降溫,最大限度縮短了細菌活動時間,是控制亞硝胺風險的重要環節。
總之,按照現行標準,合格速凍產品中亞硝胺含量極低,因此正常飲食攝入不會增加癌癥風險。此外,癌癥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等等,并不會僅僅因為吃速凍餃子就“必然致癌”。
也正因為速凍食品風險很低,目前關于亞硝胺的研究,主要關注的都是諸如腌制、煙熏、加工肉制品等等,而非速凍食品,因此目前尚沒有可靠證據支持“速凍食品會直接增加癌癥風險”。
還有些朋友擔心家中冰箱的存儲條件會導致有害物質增加,其實家庭冰箱冷凍溫度雖然不及工業速凍條件,但只要保持低溫、避免反復解凍和長時間存放,用來速凍食品仍然是安全的。因此,不必對包括速凍餃子在內的速凍食品抱有偏見,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產品,只要保存得當,不會像網上流言那樣,增加患癌風險。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趙偉
責任編輯:吳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