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山召開全市大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傳達學習省委、省政府支持中山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意見。市委書記郭文海強調,要錨定省委、省政府賦予中山的目標任務,充分激發敢想敢闖、敢為人先的改革基因,鉚足干勁拼勁闖勁再出發,日夜兼程、苦干實干,把高質量發展藍圖譜寫在中山大地上。市長尹念紅主持會議,市政協主席莊樹俊,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長春出席。

郭文海指出,繼省委部署中山市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后,在深中通道開通一周年的關鍵時刻,省委、省政府專門研究制定支持中山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文件,賦予中山“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戰略支點、珠江西岸高水平開放高地、現代化人文精品城市”新定位,在深中一體化、港澳合作、科技產業、改革開放、城鄉建設等領域給予一系列支持政策,為中山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邁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目標任務,必將為中山改革發展全局帶來深遠影響,必將有力引領我們以更大氣魄、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必將指引我們在新時代開創新局面、再創新優勢、鑄就新輝煌。
郭文海強調,要深刻認識到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務實舉措,是對中山的高度關心關懷和厚望重托,切實扛起沉甸甸的政治責任,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切實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要深化拓展與深圳等周邊城市合作,強化與港澳協作,奮力打造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戰略支點。持續深化深中“六個一體化”,清單化、項目化、節點化推進合作事項和重點項目。全面深化與港澳合作,推動香港—中山高質量發展合作區破局起勢,先行先試探索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加強與周邊城市協同聯動,深化生態環境監管合作,推進交通路網對接,加強防洪排澇、疫情防控等聯防聯控。
要全力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定不移向存量要空間,更高質量推進低效工業園改造,加快推動“古鎮—橫欄—小欖”“黃圃—南頭”等跨鎮街連片“工改”項目建設。以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發展相關現代服務業,打造具有中山特色優勢的“4+6+N”現代化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成為創新之城、人才重地。
要全力以赴穩外貿、優環境,著力打造珠江西岸高水平開放高地。深入實施“五外聯動”,加大力度幫助企業拓市場、搶訂單,培育外資外貿新動能。進一步推進跨境貿易服務和監管模式創新,以中山保稅物流中心獲批華南地區唯一綜保區改革試點為契機,不斷提升外貿平臺服務能級。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要大力提升城市規劃治理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人文精品城市。深入挖掘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加快孫中山故里旅游區規劃提升,擦亮鄭觀應、呂文成、“四大百貨”創始人等中山名人名片。持續拓展香山古城保護活化利用,把孫文西路步行街打造成人文精品街區。下決心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大力推進環五桂山“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堅持硬件軟件一起抓,推廣香山書房等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倡導民樂、武術進校園,結合疫情防控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人居環境整治,讓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堅持污澇同治,加快建設海綿城市,開啟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新征程。推進綠美中山生態建設,不斷繪就中山高質量發展底色。
要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動力。深化市直管鎮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為鎮街擴權賦能。深化土地等要素資源改革,推動“工改”“田改”“水改”“城改”“技改”“媒改”“醫改”“教改”八大改革齊頭并進、系統集成。探索社會治理改革新路徑,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確保城市安全穩定。
要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為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會上,市發展改革局(大灣區辦)就有關文件作介紹,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小欖鎮等部門鎮街作書面發言。
市領導葉紅光、劉美新、曹欣、曾奕、魯罡、歐陽錦全、陳暉東、楊海東參加會議。
編輯 周振捷?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蘇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