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市委書記郭文海到火炬高新區大環村調研“百千萬工程”,強調要突出呂文成音樂元素,加強僑房、碉樓保護活化利用,深入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更高質量推進“百千萬工程”。

大環村是粵樂宗師呂文成先生的故鄉,有600多年的悠久歷史。郭文海先后參觀香山書房、呂文成藝術館、紅色會堂等,沿途查看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改造提升、僑房保護活化利用、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等工作成效,并與村干部、設計團隊深入交流,詳細了解村落歷史沿革、文化特色、集體收入、產業空間等情況,聽取“百千萬工程”發展思路、文化村規劃建設方案匯報。
他指出,中山鄉村振興看文化,大環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僑房、碉樓資源獨特豐富,古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具有發展特色文旅產業的資源基礎。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講好華佗廟、華佗山故事,集中精力點亮呂文成音樂文化,用好現有資源打造步步高音樂廳,在大環村奏響呂文成音樂,牽引音樂文化產業發展,帶動農文旅深度融合。要加強僑房、碉樓活化利用,通過引入民宿、餐飲、文創等元素,喚醒鄉村沉睡資源。要全面提升村容村貌,進一步動員群眾“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堅持“安全、經濟、實用、美觀”原則,加快抓好存量農房外立面改造和風貌提升,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干凈整潔、風貌協調的美麗鄉村。要加強截污清淤暢通活水,做好兩岸景觀綜合治理,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調研期間,郭文海強調,要加強市級統籌,更高質量推進“百千萬工程”,在做好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的基礎上,大抓產業發展,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一村一特色”推動富民興村產業發展,讓農村旺起來、農民富起來。相關部門要更加主動服務基層,落實好“百千萬工程”掛點聯系制度,強化資源要素保障,賦能鎮村高質量發展。
編輯 袁鳳云?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陳慧
記者 陳偉祺責任編輯: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