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媽媽崗”配送員騎著電動車出門送貨。記者 余兆宇 攝
記者5月10日了解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于5月8日召開全市“媽媽崗”提質擴面推進會,分析“媽媽崗”工作進展,總結經驗做法,部署推動“媽媽崗”提質擴面工作。
婦女就業一頭牽著民生,一頭系著社會發展。為精準解決育齡婦女就業困惑、盤活富余勞動力、緩解企業用工難等問題,2022年,中山在全國率先出臺“媽媽崗”新就業模式政策,以近500萬的專項配套資金,拉動全市鎮街共同發力,支持企業和育齡婦女依法商定有利于照顧嬰兒的靈活休假和彈性工作方式,釋放婦女就業活力。我市作為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出臺政策、用財政補貼的方式支持“媽媽崗”的地市,為全省乃至全國推進“媽媽崗”工作提供了經驗借鑒。
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我市“媽媽崗”備案企業近260家,備案崗位超14200個,實現就業近3200人,先后發放“媽媽崗”用人單位社保補貼、崗位補貼350多萬元,惠及近80家企業,吸納超1540人次需照顧12周歲以下兒童的婦女。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黃學禮表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持續推動市鎮聯動,引導各級有關單位和部門充分認識“媽媽崗”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全面熟讀吃透“媽媽崗”政策,推動“媽媽崗”在全市各鎮街全面鋪開。并且還將聚焦規上限上工業制造業等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企業,突出重點、專題宣傳推廣“媽媽崗”政策,樹立一批“媽媽崗”用人單位典型示范。與此同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協同相關部門探索推廣“媽媽崗”的2.0版,創新“育兒崗”等就業模式,共同打造中山就業服務“拳頭產品”。
◆記者:江慎諾◆通訊員:吳森豪
◆編輯:張言良◆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江慎諾 吳森豪
責任編輯:張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