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
孩子們還沉浸在暑假的悠閑節(jié)奏中
面對環(huán)境的轉變
容易出現(xiàn)情緒波動、焦慮緊張等問題
這不,中山家長張女士最近
就被這些“小狀況”纏上了
張女士家的開學“小插曲”



看著孩子的樣子,張女士滿是困惑:
明明暑假玩得開開心心的
怎么一到開學就蔫了?
難道是身體不舒服?

心理專家
這不是“生病”,是情緒在找“出口”!
孩子賴床、拖作業(yè)、怕上學,都是“開學焦慮”的常見反應。要想幫孩子緩解焦慮,首先得摸清“焦慮來源”:
作息“倒不過來”
暑假晚睡晚起的習慣,突然切換到早起上學模式,就像成年人突然要適應“007”節(jié)奏,身體和心理都會“抗拒”;
相處“怕生疏”
新班級、新老師,或是很久沒見的同學,孩子會擔心能不能和大家好好相處;
學業(yè)“有壓力”
一想到要面對新課本、新作業(yè),甚至怕學不好被批評、答不上問題被笑話,自然會打“退堂鼓”。
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
多些理解、少點指責
孩子才能慢慢放松下來
中山博愛康
守護孩子“心”生活
如果孩子的焦慮狀態(tài)持續(xù)超過兩周,還出現(xiàn)失眠、拒絕和家人交流等情況,建議及時帶孩子尋求專業(yè)心理幫助,“博愛康”為您提供有力支持:
指定心理病種相關費用保障
保障人群:18周歲及以下參保人,覆蓋中小學生及幼兒群體;
保障內容:針對確診的抑郁障礙、焦慮相關障礙、雙相情感障礙;
報銷范圍:在本市二級以上醫(yī)保定點醫(yī)院產生的“治療性藥物費用”和“心理治療費用”;
報銷政策:0起付線,合規(guī)費用100%報銷,最高支付限額1000元。


W同學,17歲
理賠經過
17歲的W同學持續(xù)出現(xiàn)思維聯(lián)想速度減慢、自我評價低等表現(xiàn),家長帶他到中山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理科就診。經專業(yè)評估,W同學被診斷為“復發(fā)性抑郁障礙”,需要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理賠結果
今年5月,W同學在醫(yī)生指導下完成了兩次系統(tǒng)心理治療,總醫(yī)療費用1200元。根據博愛康“指定心理病種相關費用保障”規(guī)定,W同學本次心理治療產生的1200元費用在保障范圍內,最終“博愛康”為其報銷1000元,達該項責任最高支付限額。

心理專家
4個方法,幫孩子輕松“收心”
循序漸進調作息
不用一下子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每天比前一晚提前20分鐘睡覺,早上提前10-15分鐘起床,讓身體慢慢適應,避免“突然切換”的不適;
營造開學儀式感
帶孩子挑新文具、一起包書皮、整理專屬學習角,用這些小行動幫孩子在心理上“切換”到開學模式;
開展家庭談心會
耐心傾聽孩子對新學期的想法、期待和擔憂,給予情感支持,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新學期計劃和小目標。
預留心理緩沖期
開學初期別催著孩子“立刻進入狀態(tài)”,多夸夸他的小進步(比如“今天主動收拾書包啦,真棒”),少提“怎么又做錯了”,給孩子適應的時間。
開學不是“戰(zhàn)斗”
而是孩子成長中一次小小的“闖關”
有焦慮和不適很正常
重要的是家長如何陪伴孩子一起面對
“中山博愛康”始終在這里
用專業(yè)保障與溫暖關懷
守護每個孩子身心健康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