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山市沙溪鎮以龍瑞村、圣獅村、匯源社區為試點,扎實推進黨群服務中心提質行動,截至目前,已推動6個村(社區)盤活資源約1560平方米,完成黨群服務中心便民化改造10個。10月20日,記者走訪該鎮匯源社區、龍瑞村、圣獅村等黨群服務中心,感受面貌一新的“紅色家園”溫馨環境和用心服務。
空間煥“新”擴寬服務范圍
在匯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大廳里,居民正有序辦理業務。“現在來這里辦事又快又方便,工作人員態度特別好。”剛辦完醫保手續的王阿姨笑著說。
在沙溪鎮,像匯源社區這樣煥然一新的黨群服務中心還有多個,這些服務中心不僅環境舒適、功能完善,更是一站式的服務與治理平臺。
在龍瑞村黨群服務中心新設的“法律咨詢角”前,村民劉女士正向值班律師咨詢鄰里糾紛的調解途徑。“以前想找專業法律建議得往鎮里跑,現在村里就有固定服務點,真的方便多了!”

在圣獅村黨群服務中心,返鄉創業青年小劉正在咨詢最新的創業扶持政策。工作人員不僅詳細講解鎮里的支持措施,還幫他梳理申請流程。“這里不僅有政策咨詢,還會組織創業培訓,幫我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小劉感慨道。
記者了解到,今年沙溪鎮堅持“存量提質、增量拓展”雙輪驅動,對已有的黨群服務陣地進行功能整合與空間釋放。如星寶社區、龍瑞村等通過拆除冗余隔斷,有效釋放閑置空間,并新增法律咨詢、志愿服務點、便民服務活動室等多個特色功能區,改造以來,累計開展公益法律咨詢、志愿服務等139場,服務群眾超4000人次。

又如沙溪村黨群服務中心搬遷新址后,建成了可容納百人的多功能會議室,并積極推行“一室多用、錯峰使用”機制,實現空間高效流轉。“平時在這里開會商量村務,周末開展文藝排練、技能培訓,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一名村民小組長介紹。據統計,該會議室目前已累計舉辦各類活動30余場,服務群眾超700人次。
暖“心”用心 精準對接“老少”
中午時分,沙溪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香山長者飯堂”內飯菜飄香。“這里的飯菜軟糯可口,三菜一湯才10塊錢,實惠又方便。”正在用餐的陳伯滿意地說。

據了解,沙溪鎮積極聯動社會力量,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構建“黨員帶頭、部門協助、志愿者參與”的服務機制,精準對接“一老一小”群體需求,不僅提供便捷的“長者飯堂”服務,還配套健康課堂等活動。今年以來,沙溪鎮全鎮的長者飯堂累計服務超5500人次,組織開展老年人健康檢查34場次,服務超6000人次。
在關愛青少年方面,沙溪鎮18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紛紛推出系列公益暑期輔導班,涵蓋作業輔導與興趣培養等,并招募大學生志愿者、退休教師等專業力量參與教學。今年暑期共開展公益文體活動512場,服務青少年超8000人次。
服務暖“心”的舉措遠不止于此。下階段,沙溪鎮將繼續拓展服務半徑、豐富服務內容,推動更多資源向“一老一小”傾斜,讓黨群服務中心不僅成為群眾“愿意來”的“紅色會客廳”,更成為“離不開”的暖心家園,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打通服務“最后一百米”
中興村隆圩小組黨群服務站里,幾位老人正閱讀報紙、閑話家常。“這個服務站建得好,我們早上散步時過來坐坐,聊聊天,很方便。”七十多歲的陳伯樂呵呵地說。
為打通服務“最后一百米”,沙溪鎮投入58萬元新建中興村隆圩小組黨群服務站、沙溪村嶺后亨小組黨群服務站,并對藍爵花園小區黨群服務站進行全面升級,將政策宣傳、便民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延伸至群眾“家門口”。
作為試點之一的匯源社區,在社會治理功能提升上重點發力。社區創新構建“線下深度觸達+線上實時響應”黨群聯系網絡,通過專設矛盾調解室、配備專業調解力量,今年以來成功調解鄰里糾紛等各類矛盾53起;打造平安建設宣傳室,積極開展安全知識、法治教育宣傳等活動25場,覆蓋居民超2000人次;通過網格駐點精準收集民聲,今年累計高效辦結停車場改造、困難家庭助學、長者居家安全改造等民生實事25件;“云對話”平臺受理群眾訴求14條,辦結率達98%。
暖蜂驛站是打通服務“最后一百米”的重要舉措。沙溪鎮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在鎮內商圈、物流集散區及交通干道附近打造9個暖蜂驛站,為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提供“歇腳地”與“加油站”;創新建立“發現—上報—處置—反饋”閉環機制,鼓勵外賣小哥擔任“移動網格員”,切實將新就業群體轉化為基層治理的“前沿哨兵”,構建起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治理新格局。

記者獲悉,下一步,沙溪鎮將持續推動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升級與服務優化,既重“塑形”之新,更重“賦能”之心,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基層治理的堅強陣地和服務黨員群眾的溫馨家園。
記者 林燕英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