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隨著中午下課鈴聲響起,南朗街道欖邊小學的食堂飄來陣陣菜香。看著寬敞明亮的空間、干凈整潔的環境、聞著熱氣騰騰的飯菜,學生們開心地選擇自己喜愛的菜品。“新食堂又大又漂亮,還有空調,飯菜更好吃了。”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告訴記者。這一轉變,離不開中山市南朗街道紀工委的有力監督與積極推動,校園餐的變化正悄然溫暖著每一位師生和家長的心。
學校無食堂,學生盼吃上“熱乎飯”
2024年,南朗街道紀工委在監督中發現,南朗街道欖邊小學和南朗小學采取校外企業配餐,飯菜質量不如人意,其中欖邊小學的問題尤為突出。
2024年10月,南朗街道紀工委工作人員實地監督檢查配餐全流程。“配餐公司的配送車早上10時10分從中央廚房出發,歷經路途奔波,抵達學校后,班級分餐又要耗費20—30分鐘,等學生拿到餐盒時,飯菜往往已經涼了。到了冬天,飯菜表溫甚至低于40℃。”南朗街道紀工委工作人員分析道。另外,食堂菜單長期重復,口味單一;餐盒堆積在教室等待回收,衛生狀況堪憂。近兩年,12345熱線收到多起相關投訴。學生也清晰表達了希望午餐能“像家里一樣有熱湯熱菜”。

面對“就餐難”,欖邊小學副校長林洛文也很無奈坦言:“因無場地自建食堂,欖邊小學長期采用配餐模式。場地和資金是最主要的兩大瓶頸。”2024年12月初,第三方配餐合同即將到期,南朗街道紀工委迅速將街道公辦學校就餐環境改造升級項目列為年度精品整治項目。
紀檢監督推動,“冷餐配送”成歷史
南朗街道紀工委工作人員聯合教育部門,多次深入實地檢查,現場商討解決方案。他們向工程項目建設事務中心建議,將欖邊小學原來的武術室搬遷至新校區,利用原武術室位置及旁邊場地搭建鋼結構食堂,并力爭在2025年5月1日前投入運營。
今年1月2日,承建方中山翠亨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啟動施工。在南朗街道紀工委和街道教育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每日進度督辦會”及時協調資源,增派施工人員,實行三班倒作業,施工進度穩步推進。

4月13日,項目僅僅歷時60余天就提前竣工。4月17日,食堂正式啟用,結束了欖邊小學長達十年的配餐模式。新食堂設有后廚、庫房和就餐區,食堂可容納600人同時就餐(分兩批錯峰用餐),配備恒溫餐車、加蓋餐盤,飯菜全程保溫,菜品每周不重樣,就餐時間大幅壓縮,餐余垃圾也大大減少。
如今,新食堂運營近一個月,欖邊小學的師生們迎來了全新的就餐體驗。從“冷餐配送”到“熱鏈直達”,實現了溫度、味道、效率的三重升級。、
持續監督保障,打造優質就餐體驗
南朗街道紀工委的努力,讓校園餐從“將就”變成了“講究”。“新食堂啟用后,我們還在持續強化監督。紀工委工作人員不定期不打招呼直接前往食堂自費陪餐,檢查學生伙食情況、查看臺賬,嚴格監督食材配送是否存在偷工減料等問題。在細節方面,明確要求食材必須整雞配送,現場處理,確保新鮮安全。”南朗街道紀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街道紀工委的督促下,學校設置了長遠管理計劃,實行透明化運營。為了讓家長放心,設立家長膳食委員會與黨員教師每周兩次參與食材檢查工作,每日還會對食材檢測報告、菜品留樣等進行公示,目前正在籌備開展‘家長開放日’參與后廚監督。”林洛文介紹。
“和以前相比,食堂還根據中山本地餐飲習慣增加了湯品供應,非常貼心。新增的‘加飯菜區’,孩子們也很喜歡。”欖邊小學家長陳女士笑著說。
欖邊小學自營食堂的建設成功,是南朗街道公辦學校就餐環境改造升級項目的一個生動實踐。下一步,南朗街道紀工委將全力推動南朗小學食堂建設,繼續為解決學校“就餐難”問題而努力,讓更多學生享受到優質、安全、美味的校園餐,用熱飯香持續溫暖學子們的心。
記者:高倩荷 通訊員:鐘繼宣
◆編輯:吳玉珍◆二審:馮嘉揚◆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