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清晨,晨光透過香樟葉灑向健康花城小區,獨居老人陳阿婆正踮腳夠陽臺積水盆,黨員志愿者林永潔快步上前:“阿婆,這水易生伊蚊,我幫您倒。”說著俯身倒掉積水,動作利落;單元樓下,小學生小琳舉著放大鏡和媽媽檢查花盆托盤:“媽媽,這兒還有水洼!老師說‘兩熱’蚊子最愛這兒!”兩人蹲地用紙巾吸盡最后一滴積水;村頭老榕樹下,張家邊口音的大喇叭準時響起,提醒街坊們做好防蚊滅蚊舉措……
這樣的場景,近日在中山火炬高新區各個社區頻繁上演。面對登革熱與基孔肯雅熱“兩熱”疫情防控重任,一場由黨員帶頭、家校聯動、國企助力的全民滅蚊戰已全面打響,多方力量正織就一張細密的“防蚊網”,為群眾健康筑牢堅實防線。
小手拉大手 凝聚家校社聯動力量
“這場滅蚊攻堅戰,有黨員干部帶頭,咱們肯定能把蚊蟲清干凈。”火炬高新區學生家長黃先生一邊帶著孩子清理家中的積水容器,一邊說道。這一幕,正是該區宣傳教體文旅系統動員家庭力量筑牢“兩熱”疫情防線的真實寫照。
暑期以來,火炬高新區宣傳教體文旅系統以家校聯動為抓手,掀起家庭防蚊滅蚊實踐熱潮。全區超1500個班級、7萬余名學生及家長參與清積水、滅蚊蟲行動,使防蚊意識深入每個家庭。

立體宣傳網絡同步發力?!爸猩交鹁姘l布”微信公眾號推送防疫相關推文21篇、視頻18個;60塊社區、商圈、小區電子屏全天滾動播放防蚊標語海報;52個應急廣播點位定時播報防控提示,流動宣傳車及“小喇叭”深入社區循環播報;無人機還在公園、廣場等區域“空投”防疫信息,形成全方位宣傳矩陣。
在防控落實方面,94所中小學(幼兒園)通過班級群推送防疫知識,校外培訓機構、體育場館等陣地開展全面消殺。系統工作人員還下沉社區,周末參與翻盆倒罐、入戶宣傳,累計排查300余戶,清理滋生地150余處,讓家校社協同的防控力量落到實處。
黨員帶頭示范 激活群防群控效能
“阿叔,家里水培植物3天換一次水”“花盆別積水,有小孩更要注意防蚊”……7月27日清晨,中山港社區黨員志愿者林永潔與網格員朱卓星放棄周末,在健康花城小區逐層宣傳排查,遇行動不便的老人還主動清理陽臺廢舊花盆。

同一社區另一棟樓內,預備黨員、志愿者毛杰正帶領隊伍“掃樓”。他們分兩批推進入戶宣傳,用身邊案例講解防控知識,遇到群眾困難主動搭把手。起初有居民覺得“小題大做”,但在黨員們的反復講解和示范下,大家紛紛轉變態度,主動清理積水還勸說鄰居,形成“一帶多、多帶眾”的良好效應。
火炬工業集團園區黨委組建的“火工蜂行者”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隊同樣活躍。這支由快遞、外賣從業者組成的隊伍,依托日常工作便利,深入園區角落向居民、商戶及企業員工派發資料,普及防蚊知識,號召參與環境整治。
昆明傳媒學院在校生、美團騎手孔偉峰參與服務后深有感觸:“原來清積水比噴灑藥物更重要!我會把學到的知識融入配送工作,向更多人傳遞科學防蚊理念,呼吁大家齊動手清積水?!?/p>
從入戶叮囑到院落整潔,黨員志愿者始終奮戰在防控一線。他們以初心凝聚力量,用擔當激發熱情,通過率先垂范,讓“人人參與、家家行動”從口號變為生動實踐。
國企全力攻堅 筑牢防控硬核防線
如果說家庭是防控的“神經末梢”,黨員是串聯網絡的“毛細血管”,那么國企力量則是支撐整個防控體系的“骨干框架”,為防線筑牢提供堅實保障。
7月27日,中山火炬高新區公資集團及下屬企業繼續落實開展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兩熱”防控工作。各集團領導班子帶頭深入一線,開展環境整治、消殺行動、宣傳督導等工作。截至當天下午,區屬國企共投入人員力量1395人次,累計消殺面積約987.21萬平方米。
健康基地集團以“全員行動、全園覆蓋、精準攻堅”為主線,建立“宣傳-排查-整改-查驗”一體化防控體系,確保防控工作到位。另外,制定落實兩熱防控工作方案,利用園區供應商便利優勢,推介區衛健部門籌集防疫物資,共同阻擊疫情傳播。
火炬城建集團對得能湖公園全面開展落葉清掃、枯木清運、噴藥滅蚊等志愿工作,營造整潔公園環境,頤康中心積極配合區衛健局食品安全抽查,落實相關滅蚊要求,保障院內長者飲食安全。

公資集團重點消殺火炬大廈辦公區域,整治金融商業大廈修繕工地環境,協助社區入戶宣傳、清理衛生,督促物業和企業落實常態化防控。
下一步,火炬高新區將持續整合各方力量,以更嚴密的防控舉措守護群眾健康,讓“兩熱”防控防線越織越密、越扎越牢。
記者 付陳陳 通訊員 肖晨茜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