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記者從中山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獲悉,近日經深圳、中山兩地聯合梳理,“深中通辦”事項已增至800項,相比去年新增65項。新增事項重點聚焦于公積金、人社、醫保和市監等高頻事項領域。

目前,廣大市民在中山可辦理388項深圳事項,在深圳則可辦理412項中山事項,服務范圍廣泛,涵蓋商事登記、經營許可、高校畢業生青年就業服務、人才入戶、社會保障、養老保險、醫療衛生、住房公積金等常見辦理事項,持續推進無差異辦事環境的打造。
在眾多受惠案例中,深圳市民陳先生便是其中之一。陳先生長期在中山工作,前段時間生病住院,產生了一筆醫療費用需要報銷。以往,他需要在深圳和中山之間來回奔波,準備各種材料,手續繁瑣。但如今借助“深中通辦”服務,他只需在中山當地的政務服務窗口提交相關材料,通過兩地的協同辦理機制,很快就完成了醫保報銷流程,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陳先生感慨道:“以前辦這種異地醫保報銷,我至少要請假專門跑兩趟,現在就在中山就能一站式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而在公積金領域,中山居民吳女士也切實享受到了“深中通辦”帶來的福利。吳女士在深圳工作多年,繳存了住房公積金,如今想在中山購買首套房。按照以往政策,她在公積金貸款等方面會面臨諸多限制和復雜手續。但隨著“深中通辦”事項的推進,特別是公積金政策的互通,吳女士在中山購房時,可享受與中山本地繳存職工同等的公積金貸款待遇。從貸款資格認證到額度復核,整個流程高效便捷,吳女士順利拿到了公積金貸款,實現了自己的購房夢。

值得關注的是,依托“i深圳”“深小i”和“中易辦”公共服務平臺,兩市已建成深中融合互動專區,推動平臺公共服務雙向整建制進駐。其中,“深小i”作為深圳于2025年新上線的AI政務助手,依托“i深圳”App及公眾號提供服務。該系統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整合了國家、省、市三級政策文件及實際案例數據,覆蓋企業開辦、社保醫保等71類場景,能夠實現深圳政策解答、辦事指引與訴求響應全鏈條服務,助力企業和群眾辦理深圳事務,有效解決政策獲取不便、理解困難、辦理復雜等問題。
隨著“深中通辦”事項的不斷增加和服務的持續優化,越來越多像陳先生和吳女士這樣的群眾在異地辦事時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深中兩地的融合發展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加速推進。
編輯? 何淼 二審? 朱暉? 三審? 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