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與日本軍國主義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中國人民同支援中國抗戰的國際力量一道,筑起了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凌侵略的堅強壁壘。在抗擊外來侵略的進程中,中華民族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在紀念這一偉大勝利80周年之際,回顧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認識抗戰勝利的重大意義,理解偉大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領悟抗戰勝利歷史的寶貴啟示,對于我們在新形勢下增強民族團結,更好應對前行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作用。
一、要清醒認識抗日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抵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一次影響深遠的偉大歷史轉折,具有深刻影響和重大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彰顯了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捍衛民族獨立的堅定決心。在面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時,中國共產黨率先高舉武裝抗日旗幟,在全國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指引著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的政治主張,凝聚全民族力量團結一致,抵御外侮。從平型關大捷到黃土嶺之戰、從百團大戰到雁門關大捷……無不彰顯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定決心。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新中國的建立和民族復興奠定了重要基礎。日軍侵華的野蠻行徑,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苦難的同時,也激起了中華兒女內心的仇恨和憤慨,喚醒了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勠力同心的抗日決心,全民族的高度團結為民族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屢戰屢敗的恥辱歷史,提振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得大家認識到,只要中華兒女全部團結起來,就是一股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為民族復興厚植了牢固的思想根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歷史轉折,為新中國的建立和民族復興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全球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毛澤東同志指出:“四億五千萬的中國人占了全人類的四分之一,如果能夠一齊努力,打倒了日本帝國主義,創造了自由平等的新中國,對于爭取全世界永久和平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偉大的。”中國是亞洲大陸反對日本侵略的主要國家,最早舉起反法西斯戰爭的旗幟,最早開辟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戰爭中中國軍民共殲滅日軍近280萬人,是消滅日本法西斯軍隊最多的國家??梢?,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具有重要意義,為爭取世界和平貢獻了積極力量。
二、要準確理解偉大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眰ゴ罂箲鹁癫粌H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抵御外侮、頑強斗爭的生動寫照,更是激勵中華民族拼搏奮進,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動力源泉,要準確把握、深刻理解其內涵,才能從中汲取不斷前行的奮進力量。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愛國情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傳承,早在《戰國策·西周策》中就有記載策士游說周君時提出“周君豈能無愛國哉”的詰問,清代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論斷更是強化了國民的愛國意識??谷諔馉帢O大地激發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在愛國精神的指引下,一批批寧死不屈的革命烈士、一群群英勇無畏的英雄人物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關系民族危亡的偉大斗爭中,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著可歌可泣的斗爭。他們的光輝事跡時刻提醒著我們,無論何時都要“以民族國家利益為依歸”,只要萬眾齊心、就能夠形成堅不可摧的巨大能量。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舍生取義”的高尚氣節,戰國·孟軻《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記載:“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一高尚氣節的傳承激勵著中華兒女面對國難時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東北抗聯首領陳翰章,面對日軍的重重包圍,以寧死不屈的鋼鐵意志挺起了中華兒女抵抗外侮的精神脊梁。鐵血女英雄趙一曼,幾番遭受日軍的殘忍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她用生命告訴世人“只有抗爭到底,才能贏得尊嚴”。一個又一個生動的事跡為我們詮釋著英勇不屈的民族氣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更要傳承英雄之志、砥礪民族氣節,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行徑,面對敵我力量懸殊的現實境況,我們的戰士都是以血戰到底的信念為支撐,奮勇抵抗日本侵略者。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楊靖宇,在彈盡糧絕時仍以草根果腹的堅強意志孤身與敵人周旋了五個晝夜,以視死如歸的堅強意志戰斗到生命最后時刻。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將領左權,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轉移,在戰場上壯烈犧牲……這些鮮活的例子為我們展現了中華兒女鐵骨錚錚的英雄氣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也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不怕艱險,堅定信心,勇敢面對和克服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在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中,中華兒女為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前赴后繼地奔赴戰爭最前線,“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到不了戰爭前線的,也想方設法掩護戰士、捐贈錢糧等等。中山“楊家將”的母親譚杏就是中山人民支持抗日的典范,五桂山抗日根據地建設初期,她聽說部隊經濟困難,就把自己大半生積存下來的9000多元和幾千公斤稻谷捐給部隊,還將自己結婚時陪嫁的金戒指、金項鏈等變賣后將款送給部隊。譚杏在大兒子楊日韶犧牲在抗日戰場后,又先后把5個子女全部送到游擊部隊。這樣義無反顧地支持抗戰,就是因為有著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F如今,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也需以堅韌不拔的信念迎難而上,才能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三、要深刻領悟抗戰勝利歷史的寶貴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就是要銘記歷史、警示未來,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辫b古知今,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善于從中總結經驗,準確領悟抗戰勝利歷史的深刻啟示,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汲取賡續奮斗的磅礴偉力。
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引領正確斗爭方向、實施準確戰略方針、凝聚全民族抗日救亡力量、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有效應對前行道路上的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必須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毛澤東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笨谷諔馉帟r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廣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等策略,將億萬民眾轉化為抗戰力量,形成了“全民皆兵”的戰爭格局。中國共產黨嚴明的軍隊紀律和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宗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匯聚起了團結一致抵抗外來侵略的磅礴力量。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中國共產黨獲得擁護的關鍵密碼,無論何時都要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闭驹谛碌臍v史起點,我們要繼續堅持把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時刻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心系群眾、情系百姓。
要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經歷過戰爭的慘痛,才更懂得和平的珍貴。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付出的巨大犧牲,堅定了中國始終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加劇動蕩,全球挑戰層出不窮,但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在發展、文明、生態和安全等領域都向全球發出倡議,展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使命,彰顯了中國胸懷天下的大國擔當。中國人民要始終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貢獻力量。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教師
編輯 陳家浩? 二審 朱暉? 三審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