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中山市南區街道的不少街巷樓頂煥然一新。8月17日一早,一群穿著紅馬甲、黃馬甲的志愿者便拿著鋤頭、鐵鍬、掃帚等工具,來到城南社區一幢老舊小區準備干活。“我們今天要把樓頂的臟亂差給清理了!”
這是由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統籌,市委組織部、市委政研室、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工委、市國資委等單位全力支持,下沉南區街道開展的專項攻堅行動。
近段時間,我市將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作為“百千萬工程”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做到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行動,不斷優化提升人居環境和城鄉品質,取得顯著成效。8月16-17日,來自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工委、市國資委、團市委等2000多名黨員干部再一次利用周末時間下沉攻堅,向當前存量的、頑固的人居環境問題發起攻堅,帶動鎮街干部、村(社區)工作人員和市民群眾近10000人次參與。
“黨員干部
就該在關鍵時刻站出來!”
高質量推進愛國衛生運動,要堅持問題導向,也貴在精準。
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攻堅,我市各鎮街的人居環境已經得到較大好轉。當前,我市堅持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泛發動村民群眾掀起愛國衛生運動高潮,針對頑固的人居環境問題逐個展開攻堅。
17日上午9時,當市委政研室的黨員干部與南區街道的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樓棟長、網格員來到南區街道某老舊小區的樓頂,眼前的一幕讓人揪心——
這是一幢由爛尾樓改建的老舊小區,長期以來,部分居民占用樓頂天臺,利用花盆、泡沫箱等容器種植農作物,搭建起若干個“空中菜園”,積聚了許多垃圾、積水和腐爛植物等,不僅極易滋生蚊蟲、產生異味,還對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居住安全帶來隱患。在社區前期做通了居民的思想工作后,大家一起對這塊衛生黑點開展攻堅行動。

只見志愿者扛著工具爬上樓頂,清除垃圾,抽排積水,拔除雜草。在志愿者的帶動下,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與居民也一同參與進來。不一會兒,原本雜亂不堪的樓頂變得整潔清爽,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也讓居民心里豁然開朗。
“阿姨,我們正在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大家動手扮靚家園。您方便將門前柴木收拾干凈嗎?有需要幫忙,我們一起干。”在北溪社區寮后村,來自龍山中學、沙溪理工學校的近90名教師正在對村民房前屋后、屋前小院的亂堆亂放、閑置土地的衛生黑點發起攻堅。只見大家分成若干小組,有的對村民囤積、亂放的荔枝木進行整理;有的結合“兩熱”防控工作,對溝渠、下水道等蚊蟲孿生地進行清理消殺。同時,大家積極發動群眾齊齊參與清理,形成“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的氛圍。
“黨員干部就該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市委政研室一名黨員干部吳澤星告訴記者,人居環境整治是“百千萬工程”的優先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反復性。市委、市政府將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作為“百千萬工程”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黨員干部必須身先垂范,帶動市民群眾加入其中,讓城市的居住品質變得更美,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據悉,本次專項整治行動根據前期調研和走訪,重點聚焦南區街道的村道巷道、房前屋后、老舊小區樓頂三大重點區域,精準發力。
無獨有偶,在南朗街道龍穴村,這個戶籍人口只有1000多人的村落,部分村民長期旅居海外,房屋長期閑置或出租,成為了人居環境的黑點,加至山地林地多、綠化面積大、蚊蟲易藏身,攻堅難度大。
16-17日,在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統籌下,市委組織部號召了200多名市直單位、市屬國企的黨員干部迅速集結,帶動街道機關干部、村民群眾來到龍穴村開展專項攻堅,兩天累計入戶宣傳約730戶、清理(處置)積水容器數約2000處、清理衛生黑點約100處、累計消殺40000平方米、清掃清運垃圾重量35噸。“我們村都是老人家,多得他們利用周末下來幫我們搞衛生,雜物少了,空氣也清新。”村里一名老人如是說。
人人參與,人人行動
共建共享韌性城市
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在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下,當前全市各鎮區將愛國衛生運動正作為“百千萬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融入日常、久久為功。
這個周末,南區街道良都社區竹秀園經聯社在聯動市下沉黨員干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主動作為,出資安排兩臺勾機,集中清理了2處閑置地衛生黑點,共計約300平方米,有效改善村內面貌。與此同時,在大街小巷、老舊小區,社區網格員、小區樓棟長、業委會代表、熱心市民紛紛動手來,積極響應全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號召。“之后我們還將持續鞏固本次整治效果,結合‘四個萬家’直接聯系群眾工作、黨群積分制、書記茶話會等基層治理制度,將愛國衛生運動融入日常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人人都動起手來。”南區街道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在橫欄鎮,自“兩熱”防控工作啟動以來,由市農業農村局、市委政法委、中山一職、臨海公司、興中教科公司、粵儲糧中山直屬庫、郵儲銀行中山分行、太平洋人壽保險中山中心支公司等市直結對單位全力支援橫欄防控工作及常態化愛國衛生運動,每周都派出黨員干部下沉到村居網格,向居民科普宣傳滅蚊防病知識,整治衛生黑點、蚊蠅孳生地。
“又高效、又迅速,他們的支持很給力。”橫欄鎮裕祥村黨委書記吳鎮輝表示,在市、鎮黨員干部的下沉支持下,裕祥村的人居環境持續得到改善。以該村的主干道東大街為例,過去村民們由于衛生意識比較差,將雜物堆放在房前屋后,還私自搭建鋅鐵棚。看到每周都有這么多志愿者來到村里干活,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努力,一些熱心街坊還帶頭拆除了違規搭建,自覺清理雜物,還將種植的花草擺放整齊,主動清理積水,村容村貌已經煥然一新。
在東鳳鎮,市市場監管局等市直部門的下沉支援下,愛國衛生運動已經融入了日常。這個周末,東興社區堅持既定期消殺下水道等蚊蟲聚集地,又抽樣入戶檢查積水傾倒情況,同時發動沿街商鋪做好“門前三包”,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小瀝社區、吉昌村、永益村深耕村居衛生治理,做好房前屋后、閑置土地的綜合整治,讓村容村貌煥新顏;安樂村加強了在建自建房防控巡查;穗成村則在開展衛生黑點整治的同時,繼續講解“兩熱”防護要點,讓更多的村民自覺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蚊香,把蚊蟲擋在門外……各村(社區)協同發力,織密了一張健康保障網。

“人居環境問題之所以復雜、反復,是因為市民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和文明習慣還沒有跟上來。我們一方面要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把衛生搞好,一方面還將組織更多的文明宣講活動,持續提升市民的文明素養,讓愛國衛生運動真正做到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行動。”東鳳鎮東興社區黨委委員李坤明如是說。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全面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要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逐步形成人人自覺踐行韌性城市理念、積極參與韌性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當全市的黨員干部持續下沉與群眾干在一起,當23個鎮街、200多個村(社區)將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化作日常,這場行動就不僅是一場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而是在用汗水澆灌一座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有韌性和人情味的城市。
【統籌】吳森林
圖:見習記者 張景天 記者 徐鈞鉆等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曾淑花 ? 三審 蘇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