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周圍的親友說:“我都要抑郁了。”但這背后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心理狀況和嚴重程度。
清晰的區分抑郁情緒、抑郁狀態和抑郁癥至關重要,這關系到正確的理解、恰當的應對和及時有效的干預。
讓我們一起厘清這三個概念。
抑郁情緒
抑郁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負性情緒體驗,伴隨著低落、悲傷、內疚等情感。有時我們會在一個難眠的深夜、一個獨在異鄉的佳節、一個工作出錯的艷陽天......出現難過、內耗、愧疚等不同的抑郁情緒。而這些抑郁情緒大部分時候是暫時的,大多數人都能通過自我調節或時間流逝逐漸走出陰霾。
抑郁情緒的主要特點包括:
?短暫性?:通常持續時間不長,隨著事件的解決或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緩解。?
?可調節性?:通過傾訴、運動、放松等方式可以有效緩解。
抑郁狀態
抑郁狀態則是一種更為持久和嚴重的情緒狀態,表現為持續的心境低落、興趣喪失、精力減退等。與抑郁情緒相比,抑郁狀態持續時間更長,且往往沒有明顯的外界事件作為直接原因。這種狀態可能影響到個體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功能。
抑郁狀態的特點包括:
?持續性?:情緒低落持續數周或數月,不易自行緩解。
?彌漫性?:不僅限于特定事件,而是廣泛影響個體的整體心境。
?功能性損害?:導致工作、學習、社交等社會功能受損。
(抑郁狀態可以自己調整也可以選擇就醫,如果自己無法調整,建議找專業人士幫忙。)
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心理障礙,以顯著而持久(持續2周以上)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它不僅影響個體的情緒,還可能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自我評價降低、興趣喪失等一系列癥狀。
抑郁癥的典型癥狀包括:
?心境低落?:長時間感到悲傷、絕望,對過去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
?認知功能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
?自我評價降低?:過分貶低自身能力,忽視過去的成就,產生無價值感。
?軀體癥狀?:睡眠障礙、食欲下降、體重減輕或增加、性欲減退等。
?自殺傾向?:在極端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自殺念頭或行為。
(如果懷疑自己或親友患抑郁癥,建議盡早到醫院就醫。)
如何應對抑郁情緒及抑郁癥?
正確認識?:首先要認識到抑郁情緒、抑郁狀態和抑郁癥是不同程度的心理狀態,不應將其簡單等同于性格弱點或意志薄弱。
?尋求幫助?:一旦發現自己或他人處于抑郁狀態或患有抑郁癥,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如心理咨詢師或精神科醫生。
?綜合治療?:抑郁癥需要系統的綜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行為調整和物理治療等。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CBT)和人際心理治療(IPT)等有助于改變消極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
?自我管理與支持?: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培養興趣愛好、尋求親朋好友的支持等,都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強抵御抑郁情緒的能力。
編輯 周閃雨? 二審 陳彥? 三審?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