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浪潮中,中山市人大常委會積極響應省人大“現代產業體系是人大工作主戰場”的號召,在市委堅強領導下,緊密結合本市產業發展實際,多管齊下,全力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為打造“4+6+N”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人大力量。

人大代表深入調研阜沙鎮低空經濟基地。通訊員 羅宇峰 攝
高起點謀劃,構建工作推進新格局
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在市委統一部署下,深刻認識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迅速行動,出臺《關于充分發揮市人大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作用的工作方案》。方案將任務細化為18項具體內容,從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到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再到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均明確了責任主體與時間節點,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為強化協同推進,中山市建立起高規格的人大政府聯席會議制度。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文海親自擔任召集人,這一舉措極大提升了工作的統籌協調力度。在實際運作中,聯席會議定期召開,針對新能源、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重點產業領域,進行深入探討與決策部署。配套成立的工作專班,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與跟進,形成了“市委領導、人大協調、政府落實、部門聯動”的高效工作格局,為產業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常委會領導身先士卒,牽頭成立3個專題調研小組。各小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精準發力。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調研小組深入翠亨新區新能源產業園、阜沙低空經濟基地等產業前沿陣地,實地考察企業發展現狀,了解產業發展面臨的技術瓶頸、人才短缺等問題;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調研小組走進世宇科技、富集云谷數字產業園等企業,圍繞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服務質量提升等方面展開調研;農村資源經營管理調研小組則聚焦“美麗漁場”、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探索農村資源高效利用、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多渠道發力,激發代表履職新活力
人大代表來自各行各業,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山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搭建平臺,組織全市四級人大代表以“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萬?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為契機,深入基層一線。
在7月的集中履職月期間,868名全國、省、市、鎮四級人大代表奔赴23個鎮街,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履職活動。在西區街道,代表們走進世宇科技,詳細了解企業在高端人才引進、研發資金投入等方面的困境,并現場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為企業排憂解難;在沙溪鎮龍瑞社區,代表們與電商企業座談交流,針對直播電商人才培養、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建議。此次集中履職活動成效顯著,累計收集群眾意見建議374條、代表建議285條。對于停車難、基礎設施老化等一些能夠當場解決的問題,代表們現場督促相關部門予以解決,共解決問題236個;對于涉及面廣、較為復雜的423個問題,則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處理,并持續跟進落實情況。
代表聯絡站作為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對其進行了優化升級。通過“1+N”改革,將原有的333個站點整合為266個,并精心打造了20個行業、園區、產業鏈特色聯絡站,積極組織企業座談,圍繞園區道路配套不完善、政策申報流程復雜等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推動解決問題。其中,五桂山“中醫藥+”聯絡站充分發揮高校科研資源優勢,與高校科研團隊聯動,為桂南村衛生站提供技術支持,助力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項目順利落地,推動了當地中醫藥產業的發展。
靶向式施策,助力產業升級新突破
在推動產業升級過程中,中山市人大代表立足產業實際,深入調研思考,為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布局建言獻策。
對于智能家電、燈飾照明等傳統優勢產業,代表們提出“科技賦能+品牌升級”的發展思路。在東鳳鎮,代表們考察科卓爾電器AI/SMT智慧車間后,針對企業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建議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設立技術創新專項基金。這一建議得到了積極響應,科卓爾電器與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共建實訓基地,企業研發投入占比大幅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在古鎮鎮,代表們在調研燈飾產業時發現,中小企業研發成本高、產品上市周期長。為此,代表們推動建立“AIoT智能底座”,通過整合資源、共享技術,為200余家中小企業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產品上市周期,有效提升了古鎮燈飾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在新興產業培育方面,代表們聚焦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精準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在阜沙鎮低空經濟基地,代表們了解到產業起步晚、招商難度大的現狀后,建議完善黃圃快線至機場的道路配套設施,出臺專門的低空經濟專項政策。這些建議為產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阜沙鎮成功與深圳多家無人機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成功引入研發項目,有力推動了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
面對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新賽道,代表們積極作為,搶占發展先機。在三角鎮,代表們考察依頓電子后,建議企業布局5G傳輸載板產業鏈,建設省級中試平臺。依頓電子采納建議后,與華南理工大學開展深度合作,在相關技術領域獲得發明專利3項,為企業在未來產業競爭中贏得了優勢;在板芙鎮,代表們調研鼎立森新材料公司時,針對環保板材研發推廣問題,提出加強綠色轉型技術攻關的建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成功研發出新型環保板材,并進入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采購清單,實現了產品的市場突破。
創新性搭建平臺,暢通民意匯聚新渠道
為廣泛匯聚民意民智,中山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創新工作載體,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與線下陣地,搭建起多維度的民意匯聚平臺。
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優化升級中山人大微信“回應市民”欄目,建立“周清月結”工作機制。自機制運行三個月以來,該欄目已接收留言222條,涵蓋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產業發展等多個領域。針對市民反映強烈的“南外環金字山隧道口擁堵”問題,人大代表迅速與交通部門聯合開展調研,通過實地勘察、數據分析,提出增設潮汐車道的解決方案,實施后該路段通行效率大大提升;針對“沙港東路輔路建設停滯影響企業物流運輸”的問題,人大常委會開展專項監督,督促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進度,確保了企業物流暢通。
線上線下聯動方面,大力推廣“香山號”人大代表直通車平臺,實現“掃碼留言、預約接待”等便捷功能。2024年以來,該平臺已線上收集產業相關建議69條。同時,在龍瑞村“村BA”賽事、沙溪電商直播基地等人流密集、產業活躍區域,設立“流動聯絡站”,廣泛收集企業用工、政策咨詢等需求意見建議。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建議,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實行“分類登記、限時辦理、跟蹤督辦”的清單式管理模式,確保每個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處理。
全方位跟蹤問效,確保工作成果落地
為形成常態化助力產業發展的工作機制,中山市人大常委會總結集中履職月、專題調研等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將“代表聯系企業制度”“產業問題會診機制”等固化為長效舉措。建立“一產業一代表小組”聯系機制,6個專業小組分別對接“4+6”產業集群,定期開展“政策宣講、問題收集、建議反饋”等活動,實現了對產業發展的常態化、精準化服務。
在成果轉化方面,注重將代表建議與立法、監督工作緊密結合。推動《中山市低效用地再開發利用管理規定》立法調研工作,為產業發展拓展土地空間;開展《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等法規的執法檢查,督促相關部門強化科技創新政策落實,加快完善創新生態體系,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接下來,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秉持服務產業發展的宗旨,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續加大監督與支持力度,為中山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人大智慧與力量。
編輯? 張英?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陳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