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人天堂a,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国产aaaa视频,亚洲国产自产,中文字幕网站在线观看,狠狠躁91三区二区一区,26uuu久久噜噜噜噜

發生4.9級地震怎么辦?中山開展應對桌面推演
發布時間:2025-07-30 來源:中山+

7月30日上午,由中山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主辦,中山市應急管理局承辦,中山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小欖鎮協辦的中山市2025年度應對突發地震災情桌面推演舉行。推演以《中山市地震應急預案》為依據,通過模擬小欖鎮發生4.9級地震的災情場景,檢驗各部門協同聯動、快速響應和科學處置能力,為完善應急預案、提升實戰水平奠定基礎。

7月30日上午,中山市2025年度應對突發地震災情桌面推演舉行。記者 江慎諾 攝

模擬4.9級地震發生
各部門高效聯動處置應對災情

本次推演模擬2025年7月30日9時,小欖鎮(北緯22.35度,東經113.12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部分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道路損壞、水電中斷、通信受阻等次生災害,并伴隨網絡輿情發酵、危化品泄漏等復雜情況。

推演設置1個市級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綜合信息組、監測調查組、搶險救援組、衛生防疫組、交通治安組等10個工作小組,省地震局專家全程評估指導。推演設置5個科目,涵蓋地震發生后的屬地先期應急處置與信息報送、會商研判與響應啟動、應急處置與救援行動、信息發布與輿情應對、應急結束與后期處置等關鍵環節,采用“情景導入+問題觸發+部門響應”模式,推動各參演單位按職責協同應對。

本次推演模擬小欖鎮發生4.9級地震的災情場景。 記者 江慎諾 攝

地震發生后,小欖鎮迅速啟動先期響應,組織公安、消防及村干部核查災情,并向市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市住建局同步接報省地震局監測數據。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立即召集市住建局等部門召開會商研判會議,就震情分析、輿情監測和災情信息等相關情況初步研判災情,提請市委、市政府后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中山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成立現場指揮部,指導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市消防救援支隊、武警中山支隊、民、市森林消防支隊、彩虹救援隊、藍天救援隊、青年志愿者隊和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等力量迅速集結,調派生命探測儀、破拆設備等開展搜救,并對危化品泄漏事故進行專業處置。衛生防疫組、交通治安組、后勤保障與群眾安置組也迅速動了起來,有序組織開展救治傷員、交通管制、轉移群眾等工作。

針對“百人死亡、7級余震”等網絡謠言,輿情應對與宣傳組迅速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和公眾發布地震災情、抗震救災工作進展等信息,并通過政府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及時更新信息,回應社會關切。災情穩定后,指揮部綜合評估決定結束應急響應,轉入災后防范次生災害和重建階段,包括災害損失評估、保險理賠及恢復重建規劃編制等工作。推演全程用時約60分鐘。

以練促戰
檢驗中山應急預案完善度

“本次推演做得很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廣東省地震局廣州地震監測中心站業務室主任、高級工程師陸鏡輝表示,從整個推演過程可以看出,中山市抗震救災指揮部、中山市應急管理局和各協辦單位做到了精心組織、密切配合。

在他看來,這次推演具有4大特點:一是準備充分、重點突出、流程熟悉,各環節都體現了以救人為本,各項救援開展有條不紊;二是方案設置合理到位,實用性高、操作性強,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實施意義;三是指揮統一有力、調度科學合理,保證了推演的有序開展;四是各部門協同保障能力過硬,既能獨立作戰,又能聯動協調提升救援質效。

中山市抗震災指揮部副指揮長、中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杜挺表示,6月23日清遠發生4.3級地震,中山部分鎮街有明顯震感,引起少數群眾恐慌,網絡出現不實謠言傳播。市委主要領導對抗震救災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舉辦本次推演旨在有效強化各部門對地震災害應急處置流程的熟悉程度,明確職責任務,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應急管理水平,同步檢驗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及其成員單位在突發地震災情應急響應中的信息溝通、決策指揮、資源調配和協同配合能力,進一步優化中山應急預案,切實把推演成果轉化為提升抗震救災應急處置能力的實際行動。

“接下來,除了完善應急預案,我們還將在建立健全防震救災指揮體系的基礎上,一方面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注重社會救援力量的培育和發展,定期開展地震應急實戰演練;另一方面也將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渠道,廣泛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地震科普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杜挺說。

記者從推演中了解到,中山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中段,地質構造復雜,境內斷裂縱橫,形成了以斷塊差異升降為特點的新構造運動。歷史記錄中山曾發生多次中小規模地震,3級以下的地震占75%。其中,1936年4月23日小欖發生的5級地震震級最高。中山目前共有室內應急避難場所452處,可容納19.8萬余人。


編輯 曾淑花?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蘇小紅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