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10時,驕陽似火,沙溪鎮下澤小學的籃球場蒸騰著熱氣。初見李馨妤時,她和隊友們正在為廣東省小學生籃球錦標賽緊鑼密鼓地訓練,一頭利落的短發隨著跑動揚起,健康的小麥色皮膚在陽光下泛著光澤,一眼望去便透著股颯爽勁兒。掌心拍擊籃球的悶響里,她快速運球如貼地飛旋,突破時肩膀一沉便突破防線……李馨妤的每一個動作都透著果敢,渾身散發出對籃球的熾熱。

訓練結束后,這個球場上的“小硬漢”卻瞬間切換了模樣,褪去賽場上的鋒芒,變回了溫柔的小女生。聊起天來輕言細語,面對記者的提問,她總會輕輕歪頭想上片刻,才慢慢道出心底的話。

李馨妤與籃球的緣分,始于父親的“籃球啟蒙課”。小時候,父親總帶她看籃球賽,球員們在場上的默契配合、進球時的歡呼雀躍,像種子一樣在她心里發了芽。6歲那年,她主動拉著父親說:“我也想打球。”
熱愛的背后往往藏著“咬牙堅持”。剛練球時,體能是第一道坎。“不停地跑,體力根本跟不上,練運球練到手腕發酸,好幾次不想練了。”她坦言,父親的鼓勵是最初的動力,“爸爸說,籃球本就累,但喜歡就要為夢想堅持。”后來,一個自律練球的女孩視頻更讓她觸動,“我也想像她一樣主動訓練,慢慢就不覺得累了。”
學三步上籃時,李馨妤卡了很久的殼。她要么球砸在籃板上直接彈出,要么力度太輕連籃筐都碰不到。“每次投不進,就特別想哭,覺得自己怎么這么笨。”在父親和教練的指導下,她瞄準籃板白色區域右上角練打板,控制力度、糾正走步,放學后到小區加練,終于攻克了這一難題。
如今,她的訓練日程排得滿滿:周一至周五早晚在校訓練,周六參加籃球興趣班,周日父親還會額外帶練。從三年級起,她便征戰省、市、鎮各級賽事,所在籃球隊伍成績也穩步提升,還助力市專業隊獲得過省賽第三名的亮眼成績。
籃球不僅強健了她的體魄,也重塑了性格。“以前去商店買東西都不敢說話,現在敢和六年級學長搶球,速度力氣一點不輸。”她笑著說,運動還教會她直面學習難題:“訓練再累都能扛,學習這點苦算什么?”
爸爸是她籃球夢想的最堅定的支持者。“爸爸年輕時愛籃球卻沒獲得家人支持,現在把遺憾化作對我的鼓勵。未來,我希望自己能考進一所體育大學,成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李馨妤眼神堅定地說。
編輯 袁嬋 ? 二審 陳彥 ? 三審 江澤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