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抗臺風
守護城市安全
近日,臺風“韋帕”逼近廣東,直撲華南沿海,中山市迅速響應,積極開展各項防御工作,充分展現了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重視與責任擔當。
7月19日,收聽收看全省防臺風電視電話會議后,市委書記郭文海緊接著主持召開全市防臺風工作部署會議,對防御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防臺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充分準備。

7月20日,市委書記郭文海又冒雨前往三鄉鎮、神灣鎮實地督導檢查,慰問一線值班值守人員,督促要周密細致做好防御工作。與此同時,中山市各部門、各鎮街也聞風而動,立足最不利情況,做最充足準備。

臺風等自然災害具有強大的破壞力,直接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中山市一系列的舉措,體現出了未雨綢繆、積極應對的態度。通過提前部署、全面排查、完善預案等方式,盡可能降低臺風可能帶來的危害,這是對人民負責的表現,也體現了政府的應急管理能力和高效執行力。只有把各項防御工作落到實處,才能在面對臺風這樣的自然災害時,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守護好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寧,讓民眾在災害面前感受到安心與保障。
相關鏈接>>>
全市防臺風工作部署會議召開:從嚴從實從細做好防臺風各項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郭文海深入一線督導檢查臺風防御工作:周密細致做好各項防御工作,盡最大努力把臺風影響降到最低
政企同心
共促中山高質量發展
7月14日,市委書記郭文海主持召開企業座談會。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企業代表們在座談會上坦誠交流,反映經營困難并積極建言獻策。政府傾聽企業聲音,協調解決實際問題,讓企業吃下“定心丸”,堅定扎根中山發展,形成政企同心的良好局面,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人才與產業合作是發展的關鍵驅動力。7月15日,市委書記郭文海會見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專家張友明,凸顯中山對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視。

國資國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7月16日,市委書記郭文海調研市國資委,強調深化改革、做大做強,這對于發揮國資國企在市場經濟中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現場辦公解決困難,有助于提升國資國企的運營效率,使其更好地服務全市發展大局,為中山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在新興產業布局方面,中山市與鐵塔智聯、廣東鐵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

中山市一系列的舉措環環相扣,從穩定現有企業發展,到吸引人才、推動產業合作,再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及布局新興產業,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格局。未來,持續的政企合作與創新發展,必將助力中山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相關鏈接>>>
中山召開企業座談會:堅定信心應對風險挑戰?政企同心拼經濟拼發展
郭文海會見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專家、山東大學微生物改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友明
郭文海到市國資委調研: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主動作為做大做強 為全市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省中運會在中山舉行
體育盛會帶來城市發展新契機
7月15日晚,廣東省第十四屆中學生運動會開幕式在中山市興中體育場盛大舉行,來自21個地市的超5000名運動員齊聚,共赴這場青春的體育盛宴。
省中運會作為省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綜合性中學生體育競賽,本屆賽事規模更是歷屆之最,設12個大項、262個小項,無疑成為近期體育界的焦點。

體育賽事,從來都不只是運動員的競技場,更是城市發展的新契機。這一場場體育盛會,是對中山承辦大型賽事能力的全面檢驗。從籌備省中運會,到即將舉辦的廣東省青少年棒球錦標賽暨十五運會棒球測試賽,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部分競技項目也將在中山開展,中山正以賽事為支點,撬動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從場館升級改造,為運動員提供更好的比賽環境,到構建賽事矩陣,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中山在賽事籌備和舉辦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城市能級。

省中運會的舉辦,對于中山來說,是一次展示城市形象、推動體育事業發展、促進體教融合的絕佳機會。希望未來,中山能借助這些賽事,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綜合實力,也期待更多的青少年運動員在體育賽場上綻放光彩,為體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鏈接>>>
廣東省第十四屆中學生運動會開幕式在中山舉行,21個地市超5000名運動員共赴青春體育盛宴
中山半年考:
高質量發展的奮進答卷
2025年已悄然過半,中山在經濟發展的賽道上奮力奔跑,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在擴內需穩外貿方面,中山成果顯著。1-5月出口1053.1億元,同比增長9.0%。持續實施的“百展千企”拓市場扶持政策成為關鍵助力,組織超1500家次企業參加境外展會,境內展會也充分利用,這不僅是量的增長,更是質的提升。

“中山制造”借此在國際市場大放異彩,國際影響力不斷攀升。同時,“商學堂”培訓活動開展20場,超1800家次企業參與,為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中航行提供了堅實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支撐。
海關方面,今年前6個月,中山海關受理企業主動披露申請68起,同比增長33.3%,涉及貨值約2965萬元,企業盡享政策紅利。這一政策不僅優化了營商環境,更彰顯了海關在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中的積極作為,為企業發展吃下“定心丸”。

稅務與政務服務部門同樣不甘落后。稅務部門出臺28條產業支持措施,創新涉稅服務模式,釋放稅惠紅利,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稅動力”;政務服務端以數字化改革推動“無感辦事”升級,構建跨域通辦體系,為企業全生命周期精準護航。兩者協同發力,以“軟服務”托舉“硬發展”,讓市場主體活力四射,擦亮了中山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相關鏈接>>>
中山半年考·成績單丨上半年,中山海關受理企業主動披露申請同比增33.3%
欄目策劃:吳森林 黃凡 查九星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曾淑花 ? 三審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