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燈光下,曹邊學校前童聲悠揚。7月13日晚,中山市“綠色暑假 游賞中山”2025年廣東村歌?金色大地音樂會在南區街道曹邊村舉行。在擁有96年歷史的曹邊學校前,“童聲里的中國”少年兒童歌詠暨中山市嶺南童謠優秀作品展演在節目中開展,三首童謠《中國碗,中國糧》《唱著童謠向未來》《你好,沙溪》登上舞臺。中山市南朗街道欖邊小學和中山市沙溪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參加演出,在演唱中傳達了對祖國與家鄉的熱愛,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
視頻拍攝:蓋劉寶 張景天 ?視頻編輯:陳晨

童謠節目均融入民間音樂元素
當晚8時30分,中山市南朗街道欖邊小學合唱團登臺演唱童謠《中國碗,中國糧》。“端起中國碗,手兒暖,心兒歡,阿咧……”學生身著紅白漸變的本土傳統衣衫不時變換隊列、握拳鼓勁,展現少年兒童決心傳承中華農耕傳統,成為保障糧食安全時代擔當的風采。
據悉,這首童謠是將中山咸水歌以普通話童謠形式呈現的首次嘗試,由中山本土知名音樂人黃國營與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孔玉聯袂創作。“咸水歌的獨特韻味帶來新鮮感,普通話則更易傳唱。兩者結合既有趣味性又利于文化傳承,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喜歡。”欖邊小學大隊輔導員黃凱琳說,“我們用歌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兒童要增強新時代糧食安全意識,懂得只有牢牢端住中國碗,大國糧倉才能保溫飽;只有儉以養德,善待每一粒糧食,才能不負‘食’光;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

融入民間音樂元素歌頌時代強音,是當晚登臺的三首童謠的共同點。“落雨啦,快點來收衫啦!”清脆童聲在臺上一吆喝,令臺下聽眾頓感親切。欖邊小學演繹的第二曲《唱著童謠向未來》致敬耳熟能詳的粵語童謠《落雨大,月光光》,將觀眾拉回兒時共同記憶,再感受當代的創新詞曲魅力。
“歌曲開頭那幾句廣東話童謠,我小時候奶奶就教過我唱了。”欖邊小學合唱團成員覃凱潔在表演前自豪地說,“現在我們把童謠新唱賦予了時代感,唱出了新活力,把經典童謠代代傳。”
“我唱完這首歌之后的心情非常溫暖和激昂。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傳承中山咸水歌。”《中國糧,中國碗》的演唱學生梁君樂也表示。
新一代中山人用童聲對話時代
在排演過程中,主創團隊注重結合經典童謠與創新童謠。“排練中我重點引導孩子理解‘傳承與創新’的主旨,唱出情感變化:懷舊與展望,喚醒他們對傳統童謠的記憶,親身感受文化魅力,并激發他們傳承和創新的意識與自信。”黃凱琳介紹。

當晚,音樂會上還舉行了2025年中山市暑期文旅現場推介。在中山市文旅向好發展的背景下,中山市沙溪鎮中心小學帶來的童謠《你好,沙溪》正抒發了孩子們對深中通道開通的喜悅,和熱切用家鄉話與世界交流的自信。
“金吒角仔金錢圈,我說的隆都話你會不會聽?”演唱學生以新一代沙溪人的口吻發問,加入了大片隆都話念白,并通過互相手拍手的舞蹈重現兒童唱童謠的經典畫面。一曲終了,他們代表本土少年兒童發出“買靚衫、享美食、睇球賽,我在沙溪等你”的誠摯邀請。
“我深入了解了我們沙溪的文化,這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家鄉文化的重要性。”沙溪鎮中心小學學生冼子喬堅定地說,“我也知道了我們隆都話之美,這更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保護好家鄉的文化,并把它傳承下去。”
據了解,“綠色暑假 游賞中山”2025年廣東村歌?金色大地音樂會是文化賦能“百千萬工程”的舉措之一,其中童謠節目以歌唱形式展現了嶺南大地在實施“百千萬工程”方面的生動圖景。
“學校在實施‘百千萬工程’中能做什么?我們要講好自己家鄉的美食,知道沙溪是新型服裝名鎮、傳統美食之鄉。”沙溪鎮中心小學老師阮秀迎表示,“為了讓文化更入心入腦,我覺得讓他們用最地道的語言,粵語也好,沙溪話也好,通過傳唱的形式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沙溪。”
編輯 何淼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