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從宿舍樓下流淌而出,書吧里有人靜坐閱讀,健身房里不倒翁拳擊樁左右擺動,棋盤前兩名學生凝神對弈……這是中山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一中”)校園里再尋常不過的場景。在這所學校,文明從來都不只是墻上的標語,它如空氣般包裹每個生命,讓教育從“管理”轉向“滋養”,讓空間從“場所”變為“育人載體”,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讓“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從理念成為現實。

“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中黨委書記、校長王錫文說。在他看來,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文明的工作,核心在于營造一個向上向善發展的育人環境。多年來,一中不僅年年高考成績亮眼,更獲得“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健康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示范校”等多項榮譽稱號,在廣東省首批“雙新”示范校結項驗收中獲評優秀等次,文明生態與教育質量實現同頻共振。日前,該校獲評為“全國文明校園”。
環境育人無聲
“校園是一個文明的地方,除了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以外,一些載體也很重要。”一中黨委委員、副校長楊炎認為,環境本身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因此在一中,無論是宣傳展板、電子班牌,還是各類設施設備,每一個地方都傳遞著文明理念。
校園里,傘總是在教室前的掛桿上整齊地排列著;衛生角的拖把、掃把都各就各位,保持著整潔的狀態;激戰后的象棋也都收了起來,棋盤上空無一物。“使用過后的東西,應該盡量復原、原樣交接,這是校園文明的重要體現。”楊炎表示,通過環境的潤物無聲,學生們不自覺地就提升了自身的文明素養和能力。

教室的布置更是彰顯著學生的創造力和文明理念。一中每個班級的黑板報都各有特色地彰顯著同一主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也以多種形式呈現。教室門前的綠植生機勃勃,宣傳展板上展示著學生身邊的文明榜樣、學習榜樣。“這些都是學生自主構思策劃的。”楊炎坦言,對比老師對學生自上而下的教育,同伴的榜樣力量更有感染力。
與許多大學圖書館也毫不遜色的圖書館,是一中許多學生的心靈歸處。這棟圖書館藏書約20萬冊,涵括22個基本大類,集書庫和閱覽區于一體,并且不設門禁,學生可以拎包自由出入。圖書館進門左側還特別設置了一處“好書推薦”,學生們可將上學期借閱榜單、近期上架新書等信息一手掌握,還能向圖書館“許愿”自己薦購的書籍。

學生宿舍樓下,是另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該校為打造溫馨宿舍,在宿舍樓下公共空間設有鋼琴、棋類和書吧。午飯后,時有三五學生聚在一起對弈,或有學生彈奏鋼琴,更多學生則是抽一本書吧的名著,帶到宿舍休息前閱讀。“宿舍樓下的書吧對我的影響最大。”高一(5)班的門鈺喆表示,他常寫完作業后來到書吧閱讀一些歷史人物傳記,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積累課外知識,這對他的文科學習幫助很大,也提高了他的借閱效率。一中學生處主任翁坤介紹,書吧里的書籍大多都由校友捐贈,通過設置這種隨處可見的文化設施,文明的種子在潛移默化中便實現了生根發芽。
誠信愛心店是一中的一個暖心角落,里面擺放著校徽、筆芯、筆記本等學生日常所需物品。店里無人值守,學生們自行選購、自覺投幣付款,秩序井然,所有收入也都用于助學。高一(15)班的楊思林曾陪同學去這里買過東西。她認為,誠信愛心店方便實惠的價格既幫助同學解了燃眉之急,也幫助到了有需要的同學。班級一角的“夸夸墻”同樣也讓楊思林感受到世界的溫暖,“心情不好時,我總是去看看‘夸夸墻’的內容,一下就被治愈了。”文明還滲透在更多細節里,彰顯著教育的溫度。楊炎告訴記者,有位同學在宿舍樓下重拾鋼琴技藝,琴技如今很是不錯。這些不經意間的善意與成長,成為一中文明育人的動人注腳。

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一中去年還將學生宿舍內部進行了煥新,從環境到舉止、品位,全方位向學生滲透“和雅”德育。在一中,文明早已不僅是規則的遵守,更是對每個生命可能性的尊重與滋養。
活動育人有形
“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僅是會學習的孩子,更應該是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楊炎表示,一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搭建起實踐文明、提升素養的成長舞臺,從而促進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四禮文化”是一中的品牌活動,包括初三的成長禮、高三的成人禮以及每年的開學禮和畢業典禮,形成了固定的體系,也是學生愛校教育的重要載體。這些活動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社會熱點,邀請家長積極參與,與學生一道進行創意策劃和“金點子”碰撞。“每一次活動都是既精彩又感人。學生通過參與其中,組織、溝通、協調、時間管理等能力也都得到了鍛煉。”翁坤表示。
除此之外,一中每年還會舉辦形象之星、藝術節、體育節三大活動以及其他活動20余場。翁坤透露,這些活動并不是年復一年重復舉辦,而是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主角,從而把每一場活動都辦出新意。他以形象之星活動舉例,從策劃、組織到節目篩選,年年都由學生主導,老師僅在最終環節進行把關,“這讓不同特質的學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而不是只有成績才是唯一的標準。”翁坤主任說,輕松的活動氛圍也有益于學生放松身心,提高學習效率。

模擬招聘會是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特色活動,針對高二年級開展,至今已舉辦九屆。借助活動,學生們暢想自己的職業規劃,精心制作簡歷,進行面試場景模擬。有的同學還嘗試用多種語言進行自我展示。與此同時,一中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還邀請家長代表、校友、熱心人士等走進課堂“現身說法”,讓學生零距離了解各種專業、職業的特點和發展方向,補齊信息差。“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志向,在各方面規范自己,提升自身素養,推動形成校園文明的閉環鏈條。”楊炎說。這些生動的實踐,也讓一中“立志、立誠、立品、正學”的校訓落到了實處。
編輯 袁鳳云? 二審 朱暉? 三審 林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