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調查顯示,醫務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焦慮、抑郁、偏執等心理問題突出。今天,讓我們一起關注白衣天使的健康和快樂。
影響護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1.超重的工作負荷: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而護士數量不足,腦力和體力勞動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
2.緊張的工作性質:護士在工作中常面臨許多急癥搶救、技術更新、疾病威脅等,患者病情變化多,不確定因素多,護士必須及時觀察病情,并迅速作出反應,同時還要滿足患者的合理需要,這些都會產生壓力。
3.高風險的職業壓力:如果護士在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將會威脅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護士必須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復雜的人際關系:醫院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護士要面對心理狀態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的患者,有的患者對護士工作過于挑剔,有的不愿配合護士的安排,有的隨意辱罵護士,此外,護士還要應付生離死別的場面,極易導致心理負荷過重。

如何緩解不良情緒
1.傾訴,學會釋放。找朋友聊一聊,與人交流,學會分享。2.處理好生活、家庭與工作的矛盾,找到平衡點。3.保持積極向上的愉悅心境。
在工作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和操作能力,得到認可,贏得尊重,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在生活中通過培養興趣和愛好,豐富業余生活,擁有自己的娛樂方式,培養快樂情緒,如聽音樂、閱讀、烹飪、跳舞、繪畫等。
4.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運用科學的方法與方式與人交流,正確處理好護士之間,醫護之間以及護患之間的人際關系,以減少各種糾紛的發生。
5.堅持鍛煉身體,學會放松技術。運用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或者正念減壓療法,緩解不良情緒。

如果不良情緒持續時間過長,或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通過自己的調整效果不佳,那么就要及時到心理專科就診尋求專業的幫助。
編輯 周閃雨 二審 陳彥? 三審?查九星
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