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山西區街道的卓梅尼電梯工業園內,叉車穿梭于廠房之間,滿載電梯設備的貨柜車正緩緩駛出。廣東卓梅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梅尼”)董事長莫禮站在裝載現場,目光堅定:“今年出口訂單穩中有升,除歐洲市場外,東南亞、美洲訂單同比增長,而國內市場更以中山為核心,新批訂單量同比翻倍。”這家扎根電梯行業25年的“隱形冠軍”,正以技術創新與戰略轉型為雙翼,在全球市場叫響“中國智造”。

329項專利壘起“中國高度”
在卓梅尼的技術檔案室,329項專利證書熠熠生輝,其中63項發明專利構筑起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年新申請的3項發明與4項實用新型專利,直指高速電梯控制系統與智能化維保技術。“我們為廣州小蠻腰、北京大興機場等地標項目代工部件時發現,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始終是痛點。”莫禮坦言。2015年收購德國品牌虜克電梯后,卓梅尼以“虜克”為品牌承載,開啟“技術逆襲”之路。如今,虜克電梯已成為卓梅尼自主品牌輸出的主力軍——鄭州工廠按德國工業4.0標準打造,自主研發的7米/秒高速電梯躋身國內頂尖行列,曳引機免維護設計、模塊化控制系統等突破,讓產品壽命達25年歐洲標準,故障率降低60%。
在中山“工改”浪潮中,卓梅尼研發的18噸載重虜克電梯成為“破局利器”。“傳統廠房需預留大面積運輸通道,我們的貨梯一次可載五六十人或數噸貨物,直接為企業節省30%建筑面積成本。”莫禮介紹,這款“中山最大噸位電梯”已應用于多個“工改”項目,今年國內銷量躍居中山前列。
實現從代加工到自主創新的質變
早期的卓梅尼曾是行業“幕后英雄”——為國際一線品牌代工超50萬套電子器件,全球超2億人每日使用其產品,卻鮮有人知其名。2019年虜克鄭州工廠投產后,企業錨定“民族品牌替代”戰略:將“虜克電梯”推向全球,在柏林、紐約設立研發中心,借中歐班列將產品送達歐洲,執行高于國標的EN81-20/50歐洲標準。
“市場上同一設計、同一產線、同一質控的產品,國內價格要低15%至20%,因為省去了遠洋運輸等費用。”莫禮解釋,這種“內外同標不同價”策略,讓虜克電梯在中東、南美迅速打開局面,去年更成為國內首個獲美國CSA認證并出口控制系統的品牌。
為了在品牌溢價與性價比間找到平衡,卓梅尼選擇“技術突圍”:自主研發的電梯管理平臺,通過AI攝像頭識別電瓶車進梯、獨居老人異常停梯等場景,聯動物業實現將維保人員位置、預計到達時間實時顯示在轎廂屏,并把救援耗時從30分鐘縮短至平均15分鐘。這套系統已接入超2萬臺電梯,成為舊梯換新市場的“智能標配”。
用優質產品重新定義市場
面對房地產下行壓力,卓梅尼以“制造+服務”雙輪驅動破局:中山工廠智能化生產線預計于今年7月投產,年產能將達10萬臺,而中山總部的“梯聯網”平臺已服務超500家物業,通過預防性保養將故障發生率降低40%。在政策紅利面前,企業精準卡位:承接全國舊梯換新工程,客梯標配智能化管理系統,助力智慧小區升級;響應中山“工改”,推出定制化貨梯解決方案,成為本土制造業升級的“垂直交通管家”。
“我們不是簡單替代,而是用‘德國標準+中國智造’重新定義市場。”莫禮指著車間內即將發往歐洲的虜克貨梯介紹,這些采用防水防潮設計的產品,在廣東回南天測試中穩定運行超5000小時,“就像汽車界的比亞迪,我們要讓世界看到,中國品牌能造出對標奧的斯、日立的高端電梯。”
走進卓梅尼展示大廳時,最震撼的是那塊實時跳動的“全球電梯運行數據屏”——從柏林寫字樓到深圳住宅小區,每臺虜克電梯的運行狀態都清晰可見。這種“看得見的安全”,既是技術自信的彰顯,更是中國制造業從“制造”向“智造+服務”躍遷的縮影。當越來越多像卓梅尼這樣的企業打破“代工宿命”,中國品牌的全球敘事,或許才剛剛開始。
統籌/查九星 張房耿 徐鈞鉆
編輯 袁鳳云 二審 朱暉 三審 林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