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4時,記者來到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馬冰箱”)的數字化工廠內,工人在崗位上有序忙碌,一排排機器人與機械手高效完成更多的制造環節。作為全球第四大冰箱制造商,該工廠生產的部分冰箱將經海運出口沙特阿拉伯(以下簡稱“沙特”)。“幸好爭取到了兩年寬限期,我們出口沙特面臨的‘危機’才得以化解。”奧馬冰箱副總裁潘昌漢站在生產車間,言語中滿是慶幸。近日,中山海關通過WTO/TBT通報評議機制,推動沙特調整新規中冷凍箱分類、車載冰箱豁免等關鍵條款并設兩年寬限期,為相關企業化解出口壓力、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沙特新能效法規引發“出口危機”
今年2月25日,沙特發布新規,對冰箱能效標準、測試方法及標簽管理提出新要求。這一舉措,直接沖擊了中國冰箱出口企業。
作為連續16年蟬聯中國冰箱出口量的冠軍,奧馬冰箱首當其沖。“我們公司近年來積極開拓中東市場,其中沙特是最大市場。2024年沙特出口訂單數量60萬臺,涉及出口金額約5000萬美金,占全球市場的5%。”潘昌漢回憶說,“當時新規一出來,我們就意識到公司出口沙特的產品可能會遭遇較大的沖擊,新規中的幾項條款如冷凍室只允許4星級,冷凍能力要求較高等,會導致我們的一些產品無法進入沙特市場。如果要重新調整生產線設計產品,又會大大增加生產成本。”
同樣受波及的還有深耕車載冰箱細分市場的英得爾實業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得爾”)。“公司致力于移動制冷技術的突破和產品研發,是比亞迪、理想、蔚來等40多家主機廠的全球合作伙伴。”英得爾核心創始人史杰君介紹:“新規把車載冰箱也納入,對我們中東市場戰略布局造成了很大影響。”
兩年寬限期為企業產品升級爭取時間
為解決面臨的危機,企業在做好調整產品準備的同時,積極尋求海關的幫助和支持。面對企業訴求,今年3月份,中山海關組織技術專家、行業協會針對此次沙特新規通報開展評議,并收集奧馬冰箱和英得爾等中山冰箱企業出口代表的反饋。最后,多方協同開展深入研討,形成專業評議意見,并通過海關總署WTO/TBT國家通報咨詢中心反饋沙特方。

5月上旬傳來喜訊。沙特同意在新規中對冷凍箱明確分級分類、能力測試按國際慣例執行,對車載冰箱予以豁免,且對新規的實施設置兩年寬限期。
這一結果令企業喜出望外。“沙特對我方意見的采納,使我們的產品目前無需進行設計更改,即可滿足出口沙特市場的需求。”在自動化生產車間旁,潘昌漢笑著說,“現在也恢復了出口沙特產品的正常生產,這批高端冰箱下線后就通過另一條傳送帶送到庫房,根據船期裝船運往沙特。”
同時,兩年的寬限期為企業產品的迭代升級爭取了時間。“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全球市場對產品能效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是中東市場,歐盟市場對能效的標準更是嚴苛,高能效、節能環保已成為冰箱行業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公司將利用這寶貴的兩年時間,加速調整生產線、實現產品迭代升級。”潘昌漢表示。
在英得爾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忙著對冰箱質量進行檢測。“之前很擔心,我們要重新設計生產線的話,成本要增加10%。現在放心了。”史杰君還透露說,“現在我們還有新訂單簽訂計劃。”
“近年來,中山海關充分利用WTO貿易規則,合規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支持中山的照明和白色家電等傳統優勢產業順利出海。此次就是我們近期技貿應對的重要成效。”中山海關駐石岐辦事處稽(核)查四科副科長羅偉鴻說。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朱暉? 三審?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