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5月13日報道,“全球首個AI診所眼下已在沙特阿拉伯試運營,為當地民眾提供常見病的診療服務。”記者了解到,這里提到的AI診所解決方案提供方就是來自中山東區的企業——廣東森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集團南方中心(以下簡稱“森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AI診所落地沙特阿拉伯后,一個多月來AI醫生已完成近百人的問診服務,通過人類醫生的復核等流程,誤診率為零。5月20日,記者對森億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張少典進行了專訪,深入了解了項目背后的故事。

森億公司的員工在工作。記者 明劍 攝
AI醫生可診療30種呼吸內科常見病
“你好,我是華醫生,你這種咳嗽持續多久了?”通過一段沙特患者出鏡的宣傳視頻可見,走進位于沙特的AI診所(試點),現場充滿了科技感。患者坐在配備著先進設備的診療室里,與屏幕上的AI醫生進行交流。只見AI醫生通過多模態交互方式,耐心地詢問患者的癥狀、病史等信息,隨后快速生成包含鑒別診斷、檢查建議和用藥方案的標準化報告,整個過程流暢而高效。

張少典介紹公司AI在海外醫療系統的使用情況。記者 明劍 攝
“目前,AI醫生可以診斷30種呼吸內科常見病,如感冒、咳嗽、流感、咽炎、哮喘等,這基本覆蓋了基層診療一半以上的患者。接下來我們將拓展消化科的醫療診斷范圍,如肚子疼、消化不良、胃病等,還有皮膚科類似濕疹、皮疹等病癥。”張少典坦言,自己的底氣源于該公司近十年來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深耕。
據了解,森億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創始人張少典是一位典型的海歸創業者。他在美國讀完博士后回國創立了森億公司,多年來公司一直專注于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如今已成為國內人工智能醫療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不僅在市場占有率上名列前茅,還入選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榜單。
張少典介紹說,森億公司此前的業務核心是用人工智能幫助醫生更好地給患者看病,充當醫生的助手。“我們的產品在國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已經服務了全國超過800家醫療機構,像中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市中醫院、中山市博愛醫院等,這些當地的三甲醫院都是我們的客戶。我們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幫助醫生提高看病效率,降低漏診誤診率,比如預測院內深靜脈血栓的發病,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他自豪地說道。
“AI主導診療+人類醫生復核”
此次在沙特正式運行的AI診所,是森億智能的又一重大突破。“隨著大模型的成熟和沙特客戶的要求,我們想邁出最后一步,讓人工智能直接給患者看病。”張少典解釋道。AI診所采用“AI主導診療+人類醫生復核”的模式,AI醫生先給患者從頭到尾看完病,給出診療記錄總結,再由人類醫生進行審核。

當診斷結果處于預設的安全范圍內,醫生僅用1—2分鐘即可完成確認,這種模式既保障了診療安全,又能大幅度提升診療效率。據測算,在AI醫生的協助下,人類醫生的接診能力有望提升10—20倍。“這并不是要取代醫生,而是為醫生減負。同時也為患者省錢,沙特醫療資源昂貴,掛號費一次需200—400元人民幣,而我們目前面對患者的AI醫生無償提供服務。”張少典說,此外,沙特當地還有很多特殊情況,比如沙漠中的小城鎮缺乏醫生,派遣醫生過去成本高昂,而AI診所正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現在正在不斷優化和完善,相信很快就能實現AI醫生看病后,人類醫生僅在后臺審核的理想模式。”談及AI診所的技術亮點,張少典如數家珍。“首先,我們對大模型進行了深度調教,讓它具備提問的能力,并且能夠正確提問,甚至在必要時打斷患者,引導患者提供關鍵信息,這是普通大模型所不具備的。其次,我們的AI醫生能夠與物理世界進行交互,通過人類助手協助分析采集到的心音、肺音、影像等多模態信號。最后,為了防止大模型胡說八道,我們構建了三重保障機制,用臨床規則約束它,讓大模型監管大模型,同時還有人類醫生進行復核。”
讓醫療人工智能技術“走進”更多中山基層醫療機構
森億公司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伴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拓展中東市場,在未來發展方向上,張少典表示,未來三年的核心重點還是在中東的幾個相對偏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在中山,森億公司也有著長遠的規劃。一方面,森億公司計劃擴大業務覆蓋至基層醫療機構,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這些地方的醫療供給和醫生覆蓋都不足,更需要AI的輔助。”張少典說,另一方面,森億智能希望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來賦能生物醫藥產業,這也是中山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我們已經和廣州、深圳的一些區域有相關合作經驗,未來也會在中山大力推進,為中山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貢獻力量。”張少典表示。
從業績來看,森億公司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2024年在中山成立南方總部后,森億智能在華南區域的業務相比2023年翻了接近三倍,同比增長188%。張少典信心十足,他預計今年還能在去年的基礎上保持兩位數增長。
【統籌】 查九星 張房耿 徐鈞鉆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