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核藥正日益受到健康醫藥業界的關注。5月17日,由廣東核學會主辦,深圳市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辦公室支持,中廣核同位素、中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范恩柯爾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承辦的“廣東核學會核藥學專業委員會學術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核藥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深圳舉辦。中共中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中山市人才工作局局長張遠梁,中山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蔣宇等出席大會。 ?
本次大會聚焦核藥在腫瘤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特邀近50位核醫學領域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開展近20場主題報告及圓桌論壇,就核醫學的前沿性研究和最新進展進行深入研討,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核藥產業的發展。 ?

?中山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聚焦生物藥、化學藥(含仿制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等優勢領域以及細胞與基因、合成生物、腦科學、核藥等未來領域(“4+4”重點發展領域),其中核藥企業代表——范恩柯爾生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加速發展。與會專家認為,核藥在腫瘤診療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在靶向治療和影像診斷方面表現突出。論壇中強調了深化創新驅動下的產業資源整合與生態共建的重要性,也為核藥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多維度的思考與建議。

范恩柯爾生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團隊在靶點選擇、多肽結構設計、同位素的應用等方面經驗豐富,已成功打造了腫瘤免疫管線和核素偶聯藥物管線。公司首發腫瘤免疫管線正與百濟神州合作開展臨床II期,兩個核藥項目完成60 例患者的臨床試驗,另有多個核藥項目即將進入臨床階段。范恩柯爾創始人兼CEO習寧認為,中山市已構建“產學研醫”閉環,加速核藥技術轉化,建議政府加大對研發企業的支持。
廣東核學會核藥學專委會主委唐剛華指出,根據國家12部門聯合發布的發《核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核技術應用產業年直接經濟產值達4000億元。大灣區核藥產業規模預計2025年突破百億,大灣區應發揮區位優勢,加速產業集聚。唐剛華認為,中山已布局中廣核中山科研基地,以及中科中山藥創院同位素實驗大樓等項目,而中山憑借優越的灣區中心地理優勢及“醫藥+器械”雙產業集群,有望成為區域核藥樞紐。
中山創投總經理張偉東指出,近三年中山核藥領域融資年增速超40%,政策紅利(如“中山健康醫藥產業十條”)吸引頭部基金布局。中山適合核藥CDMO/CMO重資產投入,投資回報率具有優勢。
廣東先通分子影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花寧認為,大灣區核藥發展核心優勢在于政策扶持力度大,政府監管部門在審批與資源協調上提供支持。創新藥物需克服監管復雜、生產配送難度高等挑戰,借助政策支持攻克瓶頸。他認為,中山市具有“政策—資本—技術—供應鏈”四維優勢,核藥產業有望成為灣區健康產業新名片。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張房耿 ? 三審 林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