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浪潮奔涌的中山,市政協委員正以科技為筆、創新為墨,在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書寫新篇章。從人工智能的前沿陣地,到傳統耕耘的田間沃土,李可為、邱海燕等政協委員們以“數字賦能”為戰略支點,既為中山產業突圍注入了強勁動能,又在鄉村振興領域繪就數字新景,彰顯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智慧與擔當。
市政協委員李可為
AI賦能產業民生 筑牢數字基石
翻開市政協委員、廣東可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可為的履職檔案,“數字賦能”“人工智能”是貫穿始終的關鍵詞。

從2023年的《圍繞工業互聯網與數字賦能標桿平臺,打造中山數字人才聚集生態》,到2024年《關于推動人工智能與我市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建議》,再到今年中山兩會期間,圍繞AI賦能中心、共享應用平臺、社區健康管理等領域的密集建言,李可為的提案始終緊扣中山數字化轉型脈搏。
在他看來,近年來,中山市在人工智能領域積極探索,已形成了扎實的產業基礎。市工信局近期公布的標桿案例,也充分驗證了AI技術賦能產業轉型的可行性。
“但經過深入調研,我們發現中山制造業普遍面臨設計效率不高、質檢成本高、個性化需求響應滯后等突出痛點?!睘榱私鉀Q這些問題,李可為創新提出了構建“揭榜掛帥”機制,打造人工智能賦能中心的設想,建議建立需求清單與技術榜單雙向對接機制,讓企業技術需求與科研力量精準匹配;組建跨領域攻關團隊,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出題、院校解題”的創新生態;完善動態評估與政策激勵體系,確保技術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與此同時,他還建議進一步整合算力、數據和場景資源,打造行業級AI共享平臺:依托鏈主企業建設AI Agent平臺,集成預訓練模型庫和低代碼開發工具;對接算力調度系統提供彈性GPU資源,構建產業鏈數據中臺。同時配套出臺算力補貼、模型采購獎勵等扶持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應用門檻,推動產業集群整體升級。
不僅是在產業領域,李可為還將數字化改革視角延伸至了民生醫療領域。他指出,當前中山醫療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分布不均、基層診療壓力過大、慢病管理手段落后等矛盾日益凸顯。通過部署AI輔助診療系統、構建醫療數據安全共享機制、推進“AI+醫共體”建設,可有效破解基層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讓數字化紅利真正惠及民生。
“作為深耕科技領域的政協委員,既要當好數字技術的傳播者,更要做好產業落地的實干家。”李可為表示,未來他將繼續以專業建言助力中山打造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高地,用科技力量書寫新時代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
市政協委員邱海燕
品牌數字雙策興農 書寫振興答卷
五月的暖陽灑在港口鎮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市政協委員、中山市萬華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海燕正俯身察看火龍果長勢。這位扎根農業一線的女企業家,將田間地頭的實踐思考轉化為一份份帶著泥土芬芳的提案,用數字技術為傳統農業注入新質生產力。
“中山農產品不缺好品質,缺的是好品牌、好渠道?!鼻窈Q啾硎?,中山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腹地,農業資源稟賦獨特,擁有脆肉鯇、神灣菠蘿、三角生魚、火龍果、番石榴等特色農產品,卻面臨著品牌薄弱、渠道單一、數字化滯后等發展瓶頸。

為此,經過深入調研后,邱海燕遞交了《關于實施“品牌強農+數字興農”雙略,提升中山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建議》,建議在現有母子品牌分級運營基礎上,設立品牌協同創新基金,鼓勵鎮街子品牌與高校、設計機構合作,開發具有文化特色的子品牌視覺體系。同時,搭建品牌協同管理平臺,實現主、子品牌在產品標準、營銷活動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聯動決策。
為了讓好產品找到好銷路,邱海燕還創新提出“三免兩補”渠道政策,建議市農業農村局牽頭與山姆、盒馬等大型商超簽訂戰略合作,在核心商圈設立品牌專柜時,免除入場費、首年攤位費、品牌推廣費,并補貼物流成本和冷鏈設備;同步在深中通道服務區、珠海機場等交通樞紐布局體驗店,讓南來北往的旅客成為“行走的廣告牌”。
在數字化應用層面,邱海燕建議建立“香農指數”質量排行榜,從口感、安全性等維度動態評分并公開公示;升級區塊鏈溯源系統,接入“粵省事”放心食平臺,實現“一品一鏈一碼”全流程追溯。同時搭建市級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整合京東、抖音等資源開展助農直播;與錢大媽、百果園等平臺簽訂直供協議,建立智能分揀體系,將預冷、包裝、配送時間壓縮至8小時內。通過孵化本土主播、設立沉浸式直播間等舉措,推動“短視頻流量變農產品銷量”,讓“中山味道”香飄大灣區。
“作為政協委員,既要腳沾泥土,更要心系發展。”邱海燕表示,未來,她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參與政協組織的各項會議及活動,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為中山的美好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林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