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汛期的到來,中山地區雷雨大風、冰雹、強對流等氣象災害頻繁發生,給當地工程建設帶來了嚴峻挑戰。然而,中山市氣象局憑借其先進的技術手段,已經能夠提前兩小時精準預報天氣。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山氣象研究與應用創新中心的專業氣象服務,為當地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中山市西河泵站工程項目的建設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

提前兩小時精準預報
氣象服務筑牢施工“安全堤”
5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沙溪鎮的中山氣象研究與應用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服務領域覆蓋“農業水利”“金融保險”“能源電力”等多個方面。去年,創新中心積極投身中山市西河泵站工程項目建設,為其提供專業氣象信息服務。“兩個小時之后的天氣我們都能提前了解到。”西河泵站工程項目建設現場,項目部部長吳廣亮接受采訪時說。
實際上,在氣象預報領域,做到提前兩小時精準預報并非易事。
據創新中心的氣象技術人員袁子揚介紹,氣象技術人員依據中山市西河泵站工程項目的具體需求,為其量身定制短時臨近預警預報。當出現天氣過程且對泵站點位有影響時,就會發出天氣預警。例如,在泵站項目施工倒水泥環節,當降雨量預計超過20毫米時,中山氣象局就會提前發出預警,降低項目施工風險。此外,通過前期走訪、溝通,了解泵站施工方需求后,創新中心為其設定閾值,并提供氣象預警平臺,可實時觀測天氣動態,同時提供具體服務內容。
另外,創新中心還創新服務方式,建立氣象信息微信服務群,讓員工 24小時待命,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施工方在群里詢問問題,氣象技術人員都會及時回復。這種人員互動的方式,為施工方提供了更加便捷、及時的氣象服務。正如施工方所言,后續工程對氣象要素的控制極為嚴格,個性化服務不僅能保障工程質量,還能避免重大安全隱患事故。
保障重大工程質量
專業服務助力工程“降本增效”
時間回到去年4月26日晚上,西河泵站工程進行首倉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需連續澆筑12個小時。袁子揚回憶,當晚中山市北部有冰雹、強降雨,但對南部影響不大。氣象技術人員通過實時監測天氣狀態,給出精準精細化預報,并根據實況,緊盯強雷雨云團的移動方向,及時提醒施工方。正是這種精準精細化的氣象服務,為施工方節省了大量成本,讓工期如期進行。
記者了解到,與公共氣象信息不同的是,專業氣象信息更加精確,可以覆蓋到目的地方圓五到十公里。“我們輸入精確的經緯度,調取距離目的地最近的自動站的氣象信息,并結合雷達、衛星云圖等信息來源分析,讓服務更加現代化、個性化。”袁子揚介紹道。
創新中心有關負責人葉平介紹,目前許多施工單位會將氣象數據作為重要考量參照,用于預判施工時間,以及與甲方商談賠償問題。而西河泵站工程通過創新中心的專業氣象服務,節省了不少錢。葉平表示:“當時我們與西河泵站施工方溝通時,他提到天氣預報可以為他們減少時間以及金錢成本,我們氣象從業人員也是很自豪的。”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