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一場由阿里巴巴國際站官方渠道商中山市少年派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起,跨境電商協會、商務部門及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跨境電商主題活動在小欖鎮舉行。來自全市近400位跨境電商從業者齊聚一堂,圍繞“如何優化全球市場布局,降低外部環境對訂單影響”展開深入交流。記者采訪獲悉,面對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中山政企同心、協會助力,不斷探索破局之道,唱響了一曲《敢問路在何方》。

在全球貿易格局深刻調整的背景下,傳統外貿企業面臨訂單波動、關稅壁壘等挑戰。然而,中山的跨境電商企業卻展現出較強的韌性,部分企業甚至實現逆勢增長。在這場突圍戰中,政府、協會、企業如何協同發力?市場多元化、品牌化運營又帶來了哪些新機遇?
跨境電商展現韌性
受外貿環境影響較小
在全球貿易環境波動的背景下,中山跨境電商企業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中山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李治權指出,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對傳統OEM/ODM企業沖擊較大,部分工廠因訂單取消或暫緩導致庫存積壓。相比之下,跨境電商企業受影響較小,這主要得益于其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商業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
“一件產品成本10元,批發價12元,若關稅增加2元,這是一個很高的比例,利潤幾乎被吞噬;但對跨境電商來說,該產品的終端售價可能是100元,即使關稅增加10元,占比僅10%,影響有限。”李治權用這個生動的例子說明了跨境電商的利潤彈性。
中山市少年派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瑜也證實了這一觀點。作為本地跨境電商服務機構,該公司六年來已服務1500多家企業,其中60%為小家電企業。“當前美國關稅政策對純電商企業和大多數開展跨境電商的中小企業影響有限?!标愯け硎荆?strong>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線上運營體系。

政企協聯動發力
抱團出海拓市場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中山市政府、協會與企業形成合力,通過釋放政策紅利、組織海外參展、對接會等方式,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東鳳鎮跨境電商協會會長鄧宇華介紹,2024年以來,協會已組織企業赴德國、泰國、越南參展。5月22日,協會將隨市商務局赴寧波市參加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博覽會,并計劃9月組團赴中山市的友好城市—加拿大本拿比市考察。
記者了解到,我市今年將延續“百展千企”境外拓市場政策,為企業提供包括政策、市場和資源等一系列支持。

“集體參展不僅能降低企業成本,還能增強議價能力?!编囉钊A強調,跨境電商的拓展需要依靠集體力量。東鳳鎮跨境電商協會現有82家會員企業,每周制作兩條英語短視頻幫助會員推廣產品,已取得顯著成效。其中一家會員企業發布的空氣凈化器視頻,吸引美國客戶直接下單3000臺;另一家企業的視頻,則促成巴基斯坦客戶采購8000臺商用凈化器。
4月15日,我市正式印發《中山市穩外貿促增長若干措施》,以“拓市場、育主體、強動能、優服務”為主線,從開拓市場、強企培優、產業升級、金融支持等多個方面推出15項具體舉措,明確至2025年底前,將通過百場供需對接、數字化賦能等創新手段,進一步支持企業加快拓展國內外市場,既解決企業燃眉之急,更布局長遠發展。

多元化市場布局
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市場單一化曾是許多外貿企業的痛點,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山企業開始拓展新興市場,構建多元化布局。中山市博雅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鄧超霞介紹,公司最初以東南亞市場為主,但近年逐步開拓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目前保持30%的年增長率。
“美國關稅政策提醒我們,必須拓寬渠道,增強抗壓能力?!编嚦继寡?,公司2024年產值達3500多萬元,市場分布均衡提高了抗壓能力:以東南亞為主,歐洲占10%,美國15%,還有部分在中東和南美。
更典型的案例是中山市佳順電器有限公司。該公司專注廚房家電配套解決方案,是一家純出口型企業。該公司總經理何江雄十年前就前瞻性地砍掉歐美市場,重點布局非洲、中亞及東南亞市場。據介紹,該公司2024年全年銷售額過億元,今年前4個月實現業績同比增長47%。“海外市場仍依賴中國制造,關鍵是要找準增長點。”何江雄強調。
多步走戰略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布局
中山外貿企業的突圍實踐表明,從傳統制造向品牌運營轉變,需要實施多步走戰略。

鄧宇華指出,工廠轉型跨境電商不能急于求成,“做跨境電商,除了制造本身,講故事的能力很重要,這就是讓消費者接受產品的能力。”他舉例說,東鳳鎮的打蛋機、紅酒柜成為亞馬遜頭部產品,正是因為“產品有競爭力,故事也講得好”。
少年派網絡董事長陳瑜建議中小企業要提升認知水平,“真正站在買家視角思考問題”。她認為,有些企業剛開拓跨境電商業務,運營時僅簡單發布產品,卻忽略了買家關注的本質問題?!袄迩暹@些差異后,線上運營就會變得簡單,訂單復購率會顯著提升。”
>>>記者手記<<<
破局之路在于主動求變
在走訪中山多家外貿企業的過程中,記者深刻感受到,在全球貿易充滿不確定性的今天,“求變”已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詞。
展圖印刷李錦標用六年時間,從零開始打造出一支專業外貿團隊;博雅電器鄧超霞亦緊貼外貿趨勢,把產品銷售到合適的區域。這些成功轉型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企業主的認知升級和主動布局。正如佳順電器何江雄所說:“老板要考慮未來三到五年的增長點在哪里,而不僅僅是當下。”
中山這些企業的實踐提供了寶貴經驗:跨境電商的崛起證明,直接觸達終端消費者能有效規避中間環節風險;政企協聯動創造了抱團出海的有利環境;市場多元化布局分散了經營風險;而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輸出的轉變,則為企業贏得了更大發展空間。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更在主動求變的決心里。中山外貿企業的實踐證明,只要找準方向、穩步推進,傳統制造業完全可以在跨境電商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這或許正是中山外貿破局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編輯 曾淑花? ?二審 朱暉? ?三審 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