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面對國際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市委市政府積極作為,從市內資源整合到外部合作拓展,從宏觀規劃到具體領域的合作落地探索,中山在經濟發展戰略推進過程中,展現出全面布局、精準施策、協同發展的戰略眼光與務實作風,體現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以經濟發展 “組合拳” 破局突圍
5月6日,市委書記郭文海主持召開全市重點項目推進會,聽取相關部門、各鎮街有關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制約項目推進的堵點卡點,動員全市上下同心協力、快馬加鞭,以超常規力度推進重點項目落地見效。
市委書記郭文海主持召開電商平臺企業座談會。記者 夏升權 攝
5月7日,郭文海主持召開電商平臺企業座談會,聽取電商平臺賦能制造業企業發展、助力外貿企業轉內銷等情況介紹,征求電商企業意見建議,研究推動電商平臺發展壯大,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5月8日,郭文海會見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賈曉波一行。雙方就進一步開展全面戰略合作,攜手助力外貿企業轉內銷等進行深入交流。
政府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既注重夯實自身產業基礎,又敏銳捕捉新興產業發展機遇,同時積極尋求外部合作,形成多向發力的發展格局。這種多維度、多層次的發展模式,能夠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助力中山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實現突圍。
相關鏈接>>>
郭文海主持召開電商平臺企業座談會:打造全市域電子商務集聚區 助力中山制造強品牌拓市場
主動適應市場變化
搶占發展先機
當前,美國濫設關稅壁壘嚴重沖擊國際經貿格局,外部環境更為復雜。中山部分外貿企業頂壓前行,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大力創新研發,以技術突破為驅動,優化生產流程,積極主動開拓新市場,以自己能把控的確定性應對外部變化的不確定性。
面對關稅壁壘高筑的背景,中山德必勝玩具公司通過融入東南亞審美元素、“技術 + 文化”雙輪驅動創新、平衡產品價格開拓大眾市場等策略,在東南亞市場大獲成功,還計劃拓展全球布局,為制造出海提供了寶貴經驗。
德必勝車間,工人正在加工各類娃娃和服飾產品。 記者 文波 攝
中山市三角鎮的美祥展柜是模塊工藝展柜領域的“隱形冠軍”,近3年年增長率20%-30%。它以“小而精”的差異化策略開拓海外市場,憑借技術與品質贏得訂單,通過客戶需求驅動研發、雙輪驅動布局市場、持續創新,從產品制造商轉型為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商。
中山立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營海綿床墊,產品主要出口海外。面對傳統外貿壓力,去年七八月組建200多人跨境電商團隊,開拓新出路,采用多品牌策略分散風險,整合銷售園區其他商家產品,目前訂單量可觀,預計今年營收超3億元。
這些企業的成功實踐表明,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下,中國制造企業唯有主動適應市場變化,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差異化策略參與競爭,才能在全球貿易格局重構中搶占先機。
相關鏈接>>>
沒有中間商,每天賣斷貨,這款床墊“逆襲”海外市場丨外貿破局,企業探路
在“小而專”的賽道做到“精而美”獲得海外長期訂單丨外貿破局,企業探路
中國玩具如何讓世界買單?來看中山這家企業的“出海攻略”丨外貿破局,企業探路
挺起“產業脊梁”深調研
為中山建設現代化產業探路
近日,中山日報刊發“挺起‘產業脊梁’”深調研文章,中山日報社、中山廣播電視臺記者走進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中國V谷),探索其以“云網算”為基礎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機制,為中山推進“文化興城”提供思考和借鑒。
觀眾沉浸式體驗青春劇《恰同學少年》。
采訪團隊還在武漢·中國光谷采訪調研,走進了聯合光電參與投資的武漢天眸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通宇通訊旗下的湖北中洪通宇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聚焦中山光電產業發展,為中山如何將產業優勢發揮到極致提出可行性思路。
相關鏈接>>>
“挺起‘產業脊梁’”深調研·武漢丨中山該如何追“光”逐“電”聚鏈成群?
“挺起‘產業脊梁’”深調研·長沙丨文化在這個“V谷”騰“云”而飛
【本期整理/點評】 顏子怡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朱暉? 三審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