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大地系列音樂會、岐遇文旅嘉年華、“花漾翠亨”—石門繁花藝術季……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中山精心策劃200多項文旅活動,涵蓋文化展覽、非遺體驗、消費促進、戶外運動四大領域,向市民游客全面展現中山“人間煙火氣、灣區好生活”的獨特魅力,每天解鎖新玩法,快樂值直接拉滿。

中山的文旅策略,體現了對市場需求的深刻洞察與精準把握。在消費者日益追求個性化、品質化旅游體驗的今天,簡單的“人從眾”式旅游已難以滿足需求。中山通過深挖本地文化資源,結合現代消費趨勢,打造了一系列“小而美”的文旅新場景,不僅讓游客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感受到城市的溫度,更成功將“文旅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消費增量”。
鄉間阡陌藏著詩與遠方。在人們內心涌起對“詩與遠方”的渴望之際,中山卻早已巧妙地將這份詩意播種在城郊的沃土里。諸如崖口村那片金黃的稻田,石門村精心裝扮出來的“莫奈花園”,五桂山絢爛多姿的庭院,這些已不再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農家樂”景象,而是一處處能夠喚起都市人深沉鄉愁的精神故土,讓人們在這里尋回久違的寧靜與歸屬。
城市街巷變身文化客廳。那些“小而美”的文旅新場景,如同璀璨的明珠,格外引人注目。諸如中山影視城打造的文旅盛宴,帶游客“穿越古今”,大涌鎮主辦的“碧水潤民心 幸福涌萬家——共建美麗河湖,共享綠色家園”主題展演……這些精致的文化空間,宛若細密的毛細血管,深深地融入城市的每一寸肌膚,讓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真真切切地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他們不可或缺的“家常便飯”。

消費新場景書寫城市溫度。中山為市民與游客精心策劃別具一格的消費活動,不僅融合了時尚元素與超值優惠,更是一場高品質、深度沉浸式的消費盛宴。諸如“種草”大涌鎮樂購嘉年華,“解鎖”紅木家具新買法、潮玩岐江非遺盛宴,西區醉龍啤酒音樂嘉年華等。每一項精彩紛呈的活動,都深刻體現了城市管理的匠心獨運——人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其實就是讓每個人在這座城市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小天地,舒展身心。
中山在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時,特別注重因地制宜與特色化打造。無論是崖口的稻田還是五桂山的花園,都承載著都市人的精神原鄉。這種對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與巧妙利用,不僅增強了游客的歸屬感與體驗感,也為文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中山的做法具有示范意義。它提醒我們,培育健康、成熟的文旅市場,需要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具備長遠眼光,不斷創新產品、提升服務質量,并加強行業引導與管理規范。只有這樣,文旅產業才能成為地方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勁引擎。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蘇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