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產業升級、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路徑。近年來,中山市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積極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通過政策引領、資源整合與生態構建等,為企業注入發展新動能。今后,中山將繼續鼓勵制造業整體向數智化邁進,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即日起,中山日報將推出系列報道持續關注各龍頭骨干企業數智化轉型動態,深入挖掘企業轉型背后的故事與經驗,為推動中山市數智化轉型貢獻力量,敬請期待。
4月22日下午,走進廣東皮阿諾科學藝術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皮阿諾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科技感撲面而來。身披橙裝的8個分揀機器人正精準執行分揀任務,智能操作面板上閃爍的指示燈與跳動的數據,與工人默契協作,整個生產流程行云流水。
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作為我市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標桿企業,皮阿諾公司還積極擁抱AI技術,加速創新進程,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AI賦能,企業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浪潮席卷家居行業,消費者對個性化家居的需求呈現爆發式發展。皮阿諾公司首席信息官潘榮華介紹,皮阿諾公司遭遇了“個性化需求與規模化生產矛盾”的發展瓶頸,洞察到行業痛點后,自2019年起全面啟動數智化轉型戰略。
皮阿諾的數智化轉型以“前后端一體化”為核心,構建起覆蓋營銷、設計、生產、管理的完整生態。前端通過數字營銷管理系統(DMMS)精準捕捉客戶需求,搭配家具定制設計系統(酷家樂)實現個性化方案快速生成;后端依托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SAP ERP)等系統,將設計數據無縫轉化為生產指令,實現“設計-拆單-生產”全流程數字化貫通。

潘榮華介紹,2022年,皮阿諾公司投入超8000萬元資金,組建60余人專業團隊,在硬件上引入德國豪邁智能生產線,打造工業4.0標準的“不落地”生產體系;軟件方面,與SAP等行業頂尖系統合作,實現數據實時共享與業務協同。2022年生產基地的落成,標志著皮阿諾數智化轉型進入全面深化階段。
當數智化基建全面打通后,皮阿諾迅速將目光投向人工智能領域。潘榮華表示,隨著AI技術在國內爆發式發展,企業敏銳捕捉到其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潛力。傳統模式下,設計師需花費兩天甚至更長時間與客戶反復溝通、打磨方案;而AI設計系統的引入,徹底重塑了設計流程。比如,一個三口之家的消費者僅需通過語音或簡單文字,輸入家庭結構、風格偏好、功能需求等非專業描述,AI即可基于大數據分析,快速生成多套適配方案。系統不僅能精準匹配流行趨勢與空間美學,更能通過智能算法優化功能布局,甚至比資深設計師的方案更貼合用戶需求。用戶只需在AI推薦的基礎上稍作微調,便能完成設計定稿,大幅縮短設計周期,提升客戶體驗。

智能車間實現全天24小時高效運轉
皮阿諾公司的智能車間內,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從開料、封邊到鉆孔、分揀,每一個環節都在機器的協同運作下有條不紊地進行。據該公司智造部副經理陳亮介紹,這條智能生產線可以每天不間斷工作24小時高效運轉,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拿封邊工序來說,4條封邊機過去需要8個工人,現在0人。分揀工序過去靠人工需要更多人,現在也是0人。”陳亮說,這條生產線過去需要150名一線工人,智能化后現僅有35人,他們更多承擔著日常數字設備巡檢檢查的工作,比如檢查設備是否有磨損、參數是否異常等,對設備定期維護保養,保障智能生產穩定運行。

陳亮以一組極具說服力的數據,揭開了企業智能化轉型的成果。陳亮指出,與六年前相比,皮阿諾不良品率從4.38%驟降至1.56%,降幅達63.9%。以櫥柜生產為例,以往因人工操作精度差異導致的尺寸誤差問題,在智能設備的精準控制下幾乎銷聲匿跡,有效降低了次品產生率,為企業節省了大量返工成本。產品準交率從86.44%提升至99.17%,確保了在旺季訂單激增時,皮阿諾仍能高效履約,準時交付率大幅提升,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進一步鞏固了市場競爭力。
此外,產品生產周期從6天縮短至最短3天,這得益于智能化生產流程的重塑。從訂單錄入到成品出庫,全流程數據驅動、設備聯動。以衣柜生產為例,過去從開料、封邊到組裝需多日周轉,如今各工序高效協同,大幅壓縮了生產周期,不僅加快了資金回籠速度,更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搶占市場先機。
潘榮華表示,這組數據不僅是皮阿諾智能化轉型的成果見證,更是企業持續創新、追求卓越的動力源泉。未來,皮阿諾將繼續深化數字化、智能化應用,以科技之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書寫智能制造的新篇章。
編輯 侯海影?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