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這一重要時期,中山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的委員們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民生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4月15日,記者采訪了市政協常委黎衛和市政協委員李卉茵,深入了解他們以專業為筆、以民生為卷,在中山高質量發展圖譜上寫下生動“政協注腳”的履職故事。
市政協常委黎衛:
醫者仁心系民生 躬身力行獻良策
在市政協常委、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二區副主任、致公黨中山市委會副主委黎衛的辦公桌上,放著一疊厚厚的提案材料,這些材料記錄著他多年來履職的點點滴滴,也見證著一位醫者委員的為民情懷。

?“醫療行業的特殊性讓我更能體會民生痛點。”黎衛邊說邊翻開他的提案材料。記者注意到,從《關于推進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到《引進國產手術機器人助力中山高水平醫院建設》等近10份提案,系統性梳理了醫療健康領域的關鍵問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加強我市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的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獲評市政協優秀提案獎;《推進我市基層醫療及分級診療發展的建議》也已實際落實。
走出專業領域,黎衛又將腳步邁向了更廣闊的民生領域。在孫文西路調研時,他敏銳捕捉到老城區文旅開發的潛力,《重新打造中山文化創意特色旅游景區》的提案隨即誕生;目睹城軌站周邊交通亂象,他撰寫《改善城軌中山站交通配套建議》,促成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
今年,他將目光聚焦廚余垃圾處理難題,建議融合佛山、蘇州等地的先進經驗,由市城管局牽頭,聯合司法、生態環境等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制定《中山市廚余垃圾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建成覆蓋全域的智慧收運體系、居民分類參與率等方式,打造灣區垃圾分類“中山樣板”。
與此同時,面對深中通道通車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大潮,黎衛在深入調研后,提交了《關于推動中山市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的提案》。他說:“推動更高質量就業不僅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核心支撐,更是提升城市競爭力、保障民生福祉的關鍵。中山雖已通過‘春風行動’‘媽媽崗’等創新模式積累經驗,但仍需深化政策體系、優化服務機制,應對產業升級與區域協同的新挑戰。”
為此他建議,聚焦新能源、智能家電等產業,推動企業技改與數字化轉型,同步布局技術研發等高端崗位;升級“媽媽崗”政策,將彈性工作制擴展至研發崗位,配套育兒假和職業培訓補貼;依托零工市場與電商、文旅等新業態聯動,實現崗位信息“一鍵查詢”、政策補貼“線上申領”;推動深中人社服務一體化,聯合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建設大灣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吸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項目落地。
“委員履職就像醫生治病,既要找準癥結,更要開出良方。”黎衛表示,接下來,他將繼續認真履行常委職責,通過深化學習提升履職能力,積極參與政協各項活動,為中山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市政協委員李卉茵:
跨界視野凝智慧 數字賦能助轉型
一襲白色旗袍,說話干脆利落……見到市政協委員李卉茵時,很難不被她身上那股“跨界闖將”的勁頭感染。身為澳門中山青年商會副會長、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常務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戲劇協會會長,大灣區青年文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澳門好時節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李卉茵肩負著多重身份,卻始終保持著對履職工作的澎湃熱情。

多年來,李卉茵的提案始終緊扣時代脈搏——從深挖文旅IP激活城市基因,到以科技賦能產業轉型,再到關注動物保護等議題,每一份建議都凝聚著深入調研的思考。今年她提交的《關于以AI與數字化技術驅動中山制造業轉型升級及全球化布局的建議》,正是源于長期行業觀察。
“作為澳門科技大學傳播學博士,我早在ChatGPT等工具普及前就關注AI技術應用。”李卉茵表示,當前AI工具門檻顯著降低,如何將其與中山產業發展相結合,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甚至普通職場人的技能提升,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為此她建議,要強化頂層設計與政策支撐,為AI與數字化技術在中山制造業的廣泛應用提供有力保障;同時,推動企業全鏈條的智能化升級,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此外,還應實施數字化海外市場拓展戰略,幫助中山制造業走向世界;最后,構建人才培養與數字生態體系,為中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全球化布局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李卉茵還特別關注到AI技術在銀發群體中的應用。她認為,中山作為一座宜居城市,AI技術可以為銀發群體提供更為便捷、個性化的服務。例如,通過智能體檢報告解讀和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可以幫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而輔助制作短視頻、修復老照片等功能,可以讓科技真正融入老年人的生活,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增添更多溫情和樂趣。
與此同時,作為動物保護倡導者,李卉茵還同步提交了《關于中山市制定動物保護法以遏制虐待動物行為的建議》,建議在立法層面,制定《中山市動物保護條例》;在執法層面,設立專門執法與監管機構;在宣傳教育層面,建立立體化動物保護宣教體系。“通過這些措施,相信一定能形成政府主導、多元共治的動物保護文化生態圈,推動動物保護事業長遠發展。”李卉茵說道。
憑借在履職工作中的扎實表現和突出貢獻,前不久,李卉茵還榮獲“2024年履職優秀政協委員”稱號。她說:“委員身份既是榮譽更是責任,未來我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編輯 侯海影? 二審 朱暉? 三審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