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廣東縣域經濟研究與發展促進會發布“百千萬工程”實施后的首部《廣東鎮域經濟綜合發展力研究報告》,評出100個綜合發展力水平較高的鎮域(簡稱“百強鎮”)。其中,小欖鎮鎮域綜合發展力僅次于東莞市虎門鎮和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位居全省第三,成為中山唯一成功躋身榜單前十的鎮域代表。

據悉,該報告由廣東省委黨校教授王升平、趙超以及李昂副教授等組成的課題組,以2024年度針對全省各鎮域所獲得的調研數據為基礎,立足2023年度統計數據,構建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兩個主要發展指數,對廣東鎮域發展狀況進行了綜合定量評價,評出全省百強鎮。
此次評出的廣東“百強鎮”中,鎮域綜合發展力前十名被東莞、佛山、中山三市包攬,依次為東莞市虎門鎮、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中山市小欖鎮、東莞市長安鎮、東莞市大朗鎮、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東莞市厚街鎮、東莞市常平鎮、東莞市塘廈鎮、東莞市寮步鎮。

報告稱,廣東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全省鎮域工業實力不斷增強,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牢固。作為中山老牌的工業強鎮、經濟大鎮,小欖鎮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2023年,小欖鎮GDP增速達到7.9%,GDP突破500億大關;2024年,小欖鎮實現GDP586.4億元,同比增長5.7%,連續兩年對全市經濟貢獻度排名第一,小欖鎮智能鎖具產業集群成為全市首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在經濟強鎮如云的廣東,中山小欖鎮能夠挺進前三,不僅得益于經濟發展的“硬指標”,更離不開其社會發展的“軟實力”。當前,小欖鎮正以打造“百千萬工程”標桿為目標,瞄準城鄉空間、產業、環境、公共服務、基層治理5個領域的16個方面打出改革“組合拳”,在全省首創“文化村長”結對駐點指導模式,在全市率先探索實施“商協會+村(社區)”協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機制,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推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

立足強鎮“強”擔當、大鎮“大”貢獻的責任,2025年,小欖鎮將聚焦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1341”發展思路,即通過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打響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大戰役”,加力推進強鎮興村富民“四項工程”,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力爭2025年全鎮GDP總量突破600億元大關,全力創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張房耿三審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