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山日報社和中山廣播電視臺的“挺起‘產業脊梁’”深度調研采訪團隊在上海實地探訪正在緊張籌備中的上海市中山商會(以下簡稱“中山商會”),商會計劃于6月正式掛牌,旨在成為連接長三角地區中山企業和家鄉的“鄉情紐帶”,并以“雙灣聯動”為己任,致力于打造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環杭州灣大灣區的創新平臺,為兩地產業的協同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山商會的雛形源于一群在滬中山學子的校友群。”據中山商會會長黃自強介紹,隨著深中通道通車,滬粵兩地經貿往來日益密切,校友群逐漸演變為企業家資源對接平臺。“過去招商信息零散,企業訴求難匹配。”黃自強表示,正是因為一次中山鎮街對接酒店資源的經歷讓他意識到,需以商會為樞紐實現資源整合。
目前,商會已吸引30家初始會員企業,涵蓋文旅、制造、法律等領域,完美集團、偉豪家具等中山名企在滬分支機構均積極參與。未來,商會將設立法律、工程等專業委員會,為中山企業提供屬地化服務,解決消防合規、政策適配等實際問題。
“目前,中山商會已與上海市普陀區長壽商會結成共建單位,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兩地經濟的繁榮發展。”黃自強表示,中山商會未來的服務與發展將集中于三大核心功能,構建“信息+智庫+服務”三維賦能體系:發揮信息中樞作用,解決滬粵兩地資源對接問題,例如,利用上海連鎖品牌總部的集聚優勢,精確對接中山的產業需求;建立人才智庫,組建在滬中山籍專家智庫,以助力城市發展的頂層設計;搭建企業港灣,構建中山在滬企業的“互助生態圈”,通過舉辦產業論壇、主題沙龍等活動,與長壽商會對接豐富資源,為在滬中山企業引入更多資源交流與專業服務。“從歷史脈絡看,廣東是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出發地,上海則是國際要素進入國內的首站。”黃自強表示,中山憑借深中通道的交通樞紐優勢及毗鄰港澳的區位條件,有望成為承接長三角產業資源、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支點。
隨著6月掛牌日期的臨近,這場跨越珠江口與長江口的“雙向奔赴”變得愈加明確。黃自強表示,在籌備過程中,中山商會獲得了中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中山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招商引資工作專班上海組更是鼎力相助,并計劃在后續工作中與中山商會就近辦公、緊密合作、協同互動。中山商會也將積極回應政府的號召,搭建起企業與政府、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為中山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編輯? 張英?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林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