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西蘭屋侖中山同鄉會會長黃志諾率領60余人的代表團回到家鄉中山。一連數天,他們在家鄉感受中山春色之美,了解家鄉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及“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果,為中山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
看發展:點贊家鄉新變化
代表團首站來到中山市華僑公園,這座由頤老院改建而成的主題公園,將歷史建筑“僑心樓”與現代設施完美融合,令鄉親們倍感親切。

同鄉會成員表示,去年中山市政府代表團赴新西蘭參加同鄉會40周年慶典時發出回鄉邀請,如今親眼見證家鄉變化,倍感欣慰。
在參觀中山華僑歷史博物館時,鄉親們對門口地面刻畫的以中山為中心、向世界各地擴散的中山華僑分布示意圖非常感興趣,紛紛俯身搜尋新西蘭的標記,并掏出手機拍下中山與新西蘭之間的距離,讓人感受到他們心中那份“身在異國,心系家鄉”的深厚情感。
代表團還走進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感受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崇高精神。
走僑村:感受鄉村振興活力
代表團一行還先后走進南朗左步村、南區曹邊村和沙溪圣獅村,感受“百千萬工程”帶給僑村的嶄新魅力。
每到一處,鄉親們都與鎮村干部深入交流,認真了解僑村的獨特歷史文化和創新發展成果。
在曹邊村,南區街道黨工委有關領導向鄉親們介紹南區街道的特色產業發展情況以及曹邊村開展僑房保護活化利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效,誠邀代表團及親友們多回鄉交流,共享發展機遇。
據了解,此次代表團中有不少“僑二代”“僑三代”,許多都是第一次隨家人回鄉。他們紛紛表示對中山的發展機遇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回到新西蘭后將向更多人宣傳推介中山。
同時,幾位闊別家鄉多年的鄉親表示,這次回來感覺鄉情更濃,城市更有活力,為中山的新發展感到高興,也會組織親友常回來看看。
尋根脈:傳承家族記憶
在南區街道工作人員協助下,新生代鄉親又分赴竹秀園、恒美村尋根。

三位表親首次回到祖輩生活的竹秀園,在保存完好的祖屋前激動地表示:“照片里的場景終于變成現實。”恒美村鄉親李先生攜妻女尋訪祖屋,并參觀了宗祠和村貌,全家對家鄉的歷史文化底蘊贊不絕口。
據悉,新西蘭屋侖中山同鄉會前身為1930年成立的“鐵城寄廬”,四十年來始終秉持團結鄉親、造福桑梓的宗旨,通過各類文化活動維系鄉誼,并積極組織回鄉參與懇親大會、夏令營等活動,成為連接海內外中山人的重要紐帶。
編輯? 張英?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