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目標啟新程?
3月26日-3月28日,中山進入“兩會時間”。那么2025年,中山怎么干?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提質提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進出口總額穩量提質;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以上;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和地表水水質優良率均完成省下達任務。

2025年還是“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之年。3月27日下午,政協第十三屆中山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市會議中心閉幕。中共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文海指出,希望大家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進一步推進人居環境提質升級,深化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成果,奮力實現城鄉風貌品質大提升;深入參與綠美中山生態建設,積極響應“我為家鄉種棵樹”活動,助力城市主干道沿線、鄉村出入口、河涌等植樹增綠,共同把中山建設成為更加美麗的嶺南水鄉;積極參與“僑房新韻”改革,保護修繕自家僑房,支持黨委、政府活化用好僑房這一寶貴資源,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3月28日下午,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勝利閉幕。《關于深入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治理的議案》成為2025年中山“一號議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文海作閉幕講話。他強調,一要堅定不移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實施三大升級行動,加快實現共同富裕。二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山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三要堅定不移擁抱科技、擁抱人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四要堅定不移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安全。

新程已啟,讓我們凝心聚力,上下一心完成今年目標任務。
相關鏈接>>>
?春天盛會聚英才?
春天的盛會,在中山如約而至。
3月30日,以“英才匯南粵 筑夢大灣區”為主題的“2025年‘投資中山’招商推介暨‘百萬英才匯南粵’第十二屆中山人才節”開幕。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與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本次活動聚焦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雙招雙引”戰略,通過“1+2+N”系列活動模式,集中展現中山一流的營商環境、廣闊的機遇空間、充足的產業空間與廣納海內外人才的胸懷,面向全球展示中山“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行動和成效,表達抓機遇、謀合作、擴開放的美好愿景。

就在3月29日,2025年“雁南歸”僑菁人才中山行在中山先進低溫技術研究院正式啟動,吸引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等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名院士、博士參與活動。市委書記郭文海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各位科技人才的到來:“中山是科學家、優秀人才創新創業的好地方,是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的好地方!希望大家堅定信心,與中山同心同向、攜手前行、一起發展!”

而在上周末本周初,市委書記郭文海還率隊開展招商引資考察活動。3月23日至24日,市委書記郭文海率隊到杭州市、上海市開展招商引資考察活動,精準對接名優企業,宣傳推介中山發展機遇、營商環境和產業優勢,洽談重點合作項目。兩天的考察行程緊鑼密鼓,郭文海帶領中山團隊馬不停蹄走訪企業,開展投資合作對接,達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

從新春開年超200名招商鐵軍奔赴全國招商,到近期市委書記郭文海率隊招商引資考察,再到3月30日盛會的開啟,中山正以最誠摯的態度、最周到的服務,讓企業家和人才“站C位”,吸引四面八方的客商英才選擇中山、投資中山、創新中山。
春風拂面,共同搶抓灣區機遇最好的時節已到,讓我們共同書寫創新中山的故事!
相關鏈接>>>
中山日報攜手大灣區主流媒體推出3.28特刊《“灣”有引力“躍”起新質》
蘇炳添梁嘉偉出任中山引才形象大使!第十二屆中山人才節盛大開幕
超百個優質崗位“職”通高層次人才!“百萬英才匯南粵”招聘會在中山舉行
?中山治水贏民心?
3月25日,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以《中山三年攻堅交出治水高分答卷》聚焦中山治水成效。報道寫道:“中山扭轉了治水的被動局面,碧水再現,城鎮建成區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全市106條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Ⅴ類,得到廣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翻天覆地的變化背后,是中山市在治水工作上的久久為功、不懈努力。”據報道,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對第一批、第二批共26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地區開展績效評價,中山被評為優。

中山治水成效也得到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和市民的點贊。
在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期間,港澳委員紛紛談對中山治水的感受。市政協常委、香港第六屆選舉委員會委員何漢文表示,家鄉河涌一度污染,中山治水攻堅,讓河涌變得清澈很多,沒有了味道,環境變好,居民安居樂業。“只要下決心整治,一定會做好。”中山市政協委員、中山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澳門中山東升同鄉會理事長馮家興也對中山的治水成效贊不絕口。

在中山人才公園,波光粼粼的白沙灣涌吸引市民前來公園遛娃散步。家住白沙灣涌附近的張曉均感慨道,幾年前,這里還是居民避之不及的“臭水溝”,如今“現在基本每晚都來這里散步,再也不用捂著鼻子繞道走了”。家住金水灣小區街坊麥應聯說,南區街道南石涌整治前太臭,他一度想賣房搬走,“現在水清了,我也不打算賣房,就在這里安心住了。”

水清岸秀的成果來之不易,如今中山已從水污染治理向美麗河湖保護建設進軍,對水環境的呵護需要人人參與。
相關鏈接>>>
聚焦兩會 | 市政協港澳委員、臺聯界別委員、列席兩會海外華僑華人代表點贊中山“工改”治水成效
聚焦兩會 | 代表熱議“工改”“治水”:重塑“產業+生態”新圖景
東區街道:三年治水攻堅,實現“清水繞城”| 百名干部群眾話治水
欄目策劃:吳森林 黃凡 查九星
本期整理/點評:黃凡
編輯 周振捷?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