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一場融合漢服元素的古詩文誦讀會為中山市大涌紅博城的文化構建增添幾許柔軟而璀璨的色彩,中山市作家協會“文化下基層”古詩文誦讀會在一曲《流水》古琴合奏中拉開帷幕。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隨著秦志懷、謝嘉洛對誦《詩經》選段的清朗之聲,觀眾仿佛穿越至禮樂初興的春秋時代。多人齊誦《木瓜》的場景,更將“詩禮傳家”的中華傳統凝練成聲浪,響徹活動現場。
從紅博城四樓詩意會客廳到一樓宋庭,這場持續3個多小時的文化盛宴中,幾十名中山作家、朗誦家和十多個愛好古詩文的親子家庭,臺上臺下互動,以“誦、唱、演、和”的創新形式,讓沉睡的典籍煥發時代生機。
中山市作家協會表示,未來將持續以“文化下基層”為抓手,讓經典誦讀成為城鄉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引擎,為“百千萬工程”注入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本次活動由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中山市作家協會、中山市詩歌學會、大涌鎮宣傳和教體文旅辦公室聯合主辦,大涌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承辦,中山市紅博城、中山市漢文化促進會協辦。
編輯? 張英?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查九星
記者 柯頌 通訊員 黃祖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