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中山兩會期間,關注隨班就讀兒童的市人大代表、香山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鄭鳳姚,提出了“加大隨班就讀兒童康復救助實施的支持力度”的建議。
據悉,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實,中山市按“免試就近”原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符合公辦學校入學條件的殘疾兒童少年,到轄區內有特殊教育資源教室、融合教育工作基礎較好的學校隨班就讀,或根據家長意愿安排到就近學校入學,中山市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越來越多。

鄭鳳姚介紹,中山市的中小學雖然努力開展融合教育,讓特殊兒童與同齡人共享教育資源,共同學習成長,但是在隨班就讀過程中,發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包括部分隨班就讀的孩子具有攻擊性,或者自理能力比較弱,在班級里造成一定影響的問題,以及由于班級里學生較多,老師能夠關注隨班就讀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存在不足等情況。
另外,為幫助特殊兒童順利隨班就讀,學校與部分有攻擊性或不能自控的特殊兒童家長協商,采取陪讀的方式到校共同幫助兒童。但家長陪讀后,影響了家庭的收入,造成家庭負擔壓力大。還有部分家長不愿意陪讀,特殊兒童和其他兒童出現了矛盾等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鄭鳳姚建議延長康復經費的使用時間和使用范疇。
“根據相關政策,中山市現有的特殊兒童康復經費,只支持0-6歲的兒童到專業康復機構開展康復訓練,建議將中山市特殊兒童康復救助的年齡范圍,從0-6歲延長至義務教育階段。”鄭鳳姚表示,特殊兒童入校隨班就讀后,急需持續康復支持以順利融入學習生活,希望能夠將康復經費延長至隨班就讀階段,支援學校開展融合教育,幫助特殊兒童在學校內康復。
同時,她建議拓寬中山市特殊兒童康復經費的使用領域,著重扶持學校開展康復工作:一是加大購買特殊教育服務的力度,有針對性地對特殊兒童進行個性化教育和專業幫助;二是設立專項申請款項,補助陪讀家長(或聘請陪讀老師)、需要送教上門的家庭(每個家庭都需要專人在家照料),可設立嚴格審核機制,要求提交相應的佐證材料以確保專款專用,從而有效緩解家長經濟負擔,使其專注孩子學業、心理與生活照料,為特殊兒童成長賦能。
她提出的第三個建議,是制定特殊學生陪讀和休學政策。“為保障特殊學生的受教育權利,同時維護教育教學秩序,建議制定特殊學生陪讀機制,由家長陪讀或聘請陪讀人員進行陪讀。”她表示,此舉是希望解決有攻擊性、行為難以自控孩子對教育教學造成持續干擾的問題。同時,也幫助特殊學生更好地融入學校環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另外,鄭鳳姚建議,如患病學生不適宜在校學習的,學生監護人應當向學校申請休學,學生監護人不申請休學的,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病情作出休學決定,并送達學生監護人。“學生監護人對學校休學決定不服的,可以按照相關規定申請司法鑒定,經鑒定,學生無需休學治療的,學校應當撤銷休學決定。”鄭鳳姚表示。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