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代表,請問今年您帶來了什么建議?”3月27日,在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現場,身著統一采訪馬甲的小記者們再度成為會場里的亮麗風景線。中山日報·香山少年報小記者準備充分,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這場與城市發展和民生福祉密切相關的盛會中。

上午8時30分,小記者們早早在市文化藝術中心會場外完成集合,胸前的小記者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有的小記者正抓緊時間,模擬練習采訪;有的則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提前熟悉采訪對象信息,反復推敲提問角度。

在會場外的采訪區,小記者們首先對話了市人大代表、南朗街道崖口村黨委書記譚錦鹍。他向小記者梁顥藍分享了自己關于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提升的議案,當小記者馮栩菡問到“如何推進人居環境提升”時,譚錦鹍微笑著回答:“風貌管控是必答題,綠化美化是基礎題。在具體實踐中,我們既要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又要注重將青年群體的創新思維融入農房風貌管控、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通過新舊元素的碰撞交融,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城鄉風貌。”面對小記者們可圈可點的表現,譚錦鹍不禁稱贊:“孩子們非常出色,小小年紀就能主動參與采訪,大膽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我回去也要鼓勵自己的孩子多向他們學習!”

“我今年帶來的建議是借鑒經驗,推進中山市申創‘世界美食之都’。中山是第一座‘中國粵菜名城’,石岐乳鴿、中山脆肉鯇等美食名揚海內外,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大美食產業與美食文化的宣傳推廣力度,將中山美食的獨特魅力全方位地展現給全國乃至全世界。”市人大代表、沙溪鎮上上簽餐廳經理馮嘉銳親切地向小記者柯嘉鑫介紹。采訪尾聲,馮嘉銳對“小記者跑兩會”給予了充分肯定:“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兩會,對中山大事、發展規劃有所了解,這有助于培育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和認同感,激勵他們從小樹立遠大志向,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市人大代表、石岐街道東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黎加檸就推動中心城區智能停車管理的建議,向小記者黃祎潼介紹道:“這次建議的創新點一是采用價格杠桿調節車位使用率,暢通社會秩序;二是利用智能化手段識別‘僵尸車’停放,騰出停放空間;三是將停車費用納入基礎設施建設和培育中,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黎加檸也對小記者的發揮贊賞有加:“小記者們非常大膽,思路清晰,很能抓住我建議中的重點!”她認為,以小記者身份參與兩會,對孩子們的成長來說是一次寶貴經驗,不僅讓他們觸摸到民主政治的脈搏,更在實踐中鍛煉了觀察能力、溝通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采訪間隙,幾位小記者分享了他們跑兩會的感悟。“在與人大代表交流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他們的回答邏輯清晰,讓我能夠快速地了解他們想傳遞的內容,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小記者陳曦表示,此次采訪經歷催生了他成為一名真正新聞記者的理想,希望自己有機會參與來年兩會的采訪。小記者田擎宇則認為,這次經歷讓他開闊了視野,了解到更多知識。“我會將今天的所見所聞記錄到作文之中!”他激動地說道。
小記者跑兩會,不僅是新聞實踐的課堂,更是培育公民意識的沃土。這些年輕的身影,正以昂揚面貌與獨特視角為兩會注入青春活力,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少年強則國強”的深刻內涵。
精彩花絮:小記者碰上數字主持人!
今年中山兩會多了一個“新面孔”——中山日報全息互動數字主持人。小記者們充滿好奇,將其團團圍住,迫不及待地與之交流。小記者陳曦率先問道:“今年兩會,你帶來了什么建議呢?”“感謝提問!我為兩會帶來的建議是:加強城市共享單車管理……”數字人禮貌回應,小記者們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緊接著拋出連串追問:“為什么會關注共享單車管理呢?具體應該如何加強管理呢?”現場氣氛熱烈,童趣橫生。

據了解,這個系統依托中山日報AI底座打造、以AI主持人形象呈現、整合深度求索(DeepSeek)算法能力。用戶可通過語音與AI主持人交流并提出問題,系統憑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為用戶提供搜索和思考的回答。由于接入了中山+本地化的知識庫,系統能為用戶了解中山最新發展情況,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搜索渠道,有助代表委員們更全面、精準地把握中山發展動態情況。

“太神奇了!AI發展得太快了!身著紅色職業裝的AI主持人特別專業,甚至可以完成記者的許多工作。不過在情感處理方面,她還是比不上真實的記者,期待后續的發展和進步。”小記者們難掩興奮,紛紛表示,希望數字人能夠在采訪禮儀和提問技巧方面,為他們提供訓練幫助。
【攝影】彭磊鏗 卜紅馨
編輯?余曉霖? 二審?陳彥? 三審?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