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完成地方立法5項,作出決議決定20項,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17項,開展專項監督26項、執法檢查5項,任免“一府一委兩院”及人大機關工作人員149人次......
2024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5周年。這一年,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山實踐作為人大工作的主題主線,始終把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增進民生福祉作為人大工作的主要價值取向,始終把握住人大工作在經濟社會全局中的助力定位,始終以“干在一線”的精神狀態,務實高效做好立法、監督和代表等工作,為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推動中山高質量發展依法履職盡責、積極擔當作為。

立良法促善治,地方立法合時、適度、有效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在制定立法計劃、推進立法程序、統籌立法工作、保障立法質量等各個環節上發揮人大主導作用。堅持優化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布局和結構,新增中山市經濟研究院、中山市企業家協會等立法聯系點,著力把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成為地方立法的“直通車”、代表普法的“示范點”、法規實施的“助推器”。及時修正《中山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建立常委會立法工作機構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常態化面對面立法會商機制,推動成立中山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地方立法合時、適度、有效,立法質量穩步提升。
在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方面,市人大常委會完成了《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協同保護規定》《中山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中山市排水管理條例》立法,作出《中山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優化人居環境的決定》。其中,聯合珠海市開展的前山河流域協同保護立法,協同構建了15個方面的制度機制,為全省協同立法尤其是流域協同立法,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樣板。優化人居環境的決定針對市容環境、田間看護房、農貿市場、橋下空間、三線整治、違建處理等難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切實明晰了各方職責,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撐。
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深化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改革。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原則,年度報備率、規范率、審查率均達100%。加強“立法+監督”兩個融合審查,將備案審查剛性要求融入本市相關地方法規執法檢查方案,并對所涉規范性文件開展聯合審查監督。相關經驗在全省設區的市地方立法座談會上作重點交流推廣。

善監督出實效
監督貫穿全年度、
覆蓋全鎮街、體現全過程
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持續監督“百千萬工程”加速推進。聚焦牽動全局的“百千萬工程”,精心謀劃《聚焦“強、美、治”目標推進“百千萬工程”》為年度“一號議案”,并作為貫穿全年的重點工作,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督辦問效。通過聯合監督、專項監督、視察調研等形式,市人大常委會常態化深入部門和鎮街基層,全力推動8項主要目標任務落地見效,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文旅融合發展、數字鄉村建設、水污染治理、產業發展與鄉村治理等系列重點工作走深走實。
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中山綠美生態,聽取審議市政府有關環境狀況、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工作情況報告,深入開展“綠美廣東?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履職月活動。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參與植樹2928人次、打造代表林56處、植樹39642棵,推動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的工作格局。
組織360多名市人大代表按鎮街為單位開展集中視察活動,深入調研“一號議案”主要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全市匯總有關問題82個,提出意見建議138條,協調推動解決問題53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召開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市政府年度專項工作報告會,面對面磋商提出改進意見,確保“一號議案”按期高質量辦結,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持續監督財政經濟平穩運行,強化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管理、政府債務管理監督。持續監督公共服務優化供給,助力政府不斷提升公共服務的整體能力與水平。持續監督社會治理多元共治,拓寬基層各類組織和群眾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

強化三種意識
代表工作改革扎實推進
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尊重代表主體地位,不斷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進一步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深入推進以強化角色意識、擔當意識、榜樣意識為基礎的代表工作改革,人大代表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強化“兩個聯系”機制。建立“每周一走訪”制度,密切與人大代表日常聯系,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全年邀請2000余人次市人大代表參與立法論證、建議督辦、專題調研等活動,拓寬代表參與人大工作渠道。代表聯系群眾12000余人次,收集反饋群眾訴求,化解500余件急難愁盼問題,充分彰顯代表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創新聯絡站“站站共建”“站組協同”“站點延伸”模式,推動律師行業代表聯絡站與鎮街代表聯絡站共建,組織代表進站到點監督評議巡回審判、檢察聽證等司法活動,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深入鎮街村頭巷尾與群眾互動交流,全年通過聯絡站點室開展活動3000余場次,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坦洲鎮代表聯絡站的工作個案入選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聯絡站密切聯系群眾特色案例。
強化代表建議辦理。堅持“提、辦、督、激”全流程閉環推進,全年交辦大會和閉會期間代表建議274件,除轉參閱件外,建議已經全部辦復,代表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創新采取人大、政府、代表、群眾四方共商共處共督模式,以及“現場聯動協同處理”方式,持續跟進督辦,推動了南三公路(黃圃至三角段)道路改造工程復工建設等一批受到基層和群眾稱贊的好事實事。

細作“分內事”
務實高效推進人大“四個機關”建設
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加強自身建設是基礎。市人大常委會著眼“四個機關”建設和“四個充分發揮”作用定位,注重把黨建引領、調查研究、數字賦能和上下聯動有機融合,深耕“責任田”、細作“分內事”,不斷提升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全力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發展勝勢。
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注重全方位加強基層人大工作指導。指導鎮街探索開展“代表請您講”“代表來了”“代表應民聲”及代表網格化履職等特色活動。堅持同下“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全市各級人大一體推進年度重點工作,加強交流互鑒,形成聯動格局。阜沙鎮“榕樹頭下察民情,下沉履職暖民心”的做法,獲評第七屆廣東省縣鄉人大工作創新案例。
2025年的主要工作任務
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也是“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決勝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
市人大常委會將聚焦“爭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奮力在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上走在前作表率”和“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以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為牽引,保持“干在一線”的精神狀態,依法履行好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在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上取得新成效,為更好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完成改革攻堅任務提供堅強的制度支撐和監督保障。
2025年,市人大常委會全年計劃安排審議法規6件,其中初次審議3件、協同立法1項、新提交審議2件;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7項、專題詢問1項;開展計劃預算審查監督8項、執法檢查4項、專題調研25項。具體將從以下五個方面著力推進。
一、堅持高舉旗幟,在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提升新境界。
二、堅持立法引領,在助推中山法治建設先行示范上展現新作為。
三、堅持精準監督,在持續推動“百千萬工程”建設上彰顯新擔當。
四、堅持人民至上,在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市域樣板上謀求新突破。
五、堅持系統觀念,在高水平推進“四個機關”建設上取得新成果。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