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需要更多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來支撐經濟發展!”在3月26日召開的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李嘉聲帶來的提案聚焦助力中山市吸引專業人才,推動產業升級與城市發展。他表示,中山可逐步構建“產業吸引人才—人才驅動創新—創新反哺城市”的良性循環,實現從“制造強市”到“智造強市”的跨越。

堅持“制造業當家”的中山,如今正奮力建設創新之城,這需要企業不斷適應產業變革、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技術創新,更需要人才為這些變革與創新注入蓬勃動能。李嘉聲了解到,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中山出臺了《中山市新時代人才高質量發展二十三條》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為人才提供優惠的住房政策、建立人才公寓、設立人才獎勵計劃等。這些政策的實施,為中山市的人才結構優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時,中山的經濟結構在不斷調整,由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方向轉型升級。在李嘉聲看來,這種經濟結構的調整,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需要更多高層次、高技能的人才來支撐經濟的發展。因此,中山也在不斷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通過各種途徑提高人才素質和技能水平,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中山對人才的渴求更甚以往?!崩罴温暠硎?,得益于此,中山需要持續加強人才工作,推動人才結構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他建議,中山應當重點聚焦高端裝備制造、健康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通過推動產業升級創造高附加值崗位,打造“人才需求高地”,吸引技術研發、管理類人才近悅遠來。同時,中山可以對人才實行分層分類精準激勵,比如對領軍科學家、企業家等頂尖人才提供“一事一議”資金支持、住房保障,對技能人才推行“技師落戶零門檻”,配套職業資格認證獎勵等。此外,還可以擴大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供給,創新試點“先租后買”模式。
李嘉聲建議,中山還應當鼓勵企業設立“人才伯樂獎”,對成功推薦高層次人才的企業給予獎勵,并推行“政府+獵頭”模式,定向獵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對于引進的人才,中山應當建立健全動態評估優化政策,建立人才發展指數,每年評估政策效果,靈活調整補貼標準、產業方向,同時設立人才服務專員,“一站式”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編輯 陳雪琴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