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人天堂a,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国产aaaa视频,亚洲国产自产,中文字幕网站在线观看,狠狠躁91三区二区一区,26uuu久久噜噜噜噜

展示教育成果!廣東省2025年度市縣德育管理干部培訓班在中山舉辦
發布時間:2025-03-22 來源:中山+

3月21日,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廣東省2025年度市縣德育管理干部培訓班”在中山舉行。來自全省的200多名中小學德育管理干部,在中山市華僑中學集中參觀中山市中小學校外勞動教育展、中山市華僑中學大思政建設成果展和美育成果展等,全方位了解中山教體事業成果和中山德育經驗做法。

3月21日,廣東省2025年度市縣德育管理干部培訓班主題沙龍在中山市華僑中學舉行。記者 繆曉劍 攝

勞動教育展充滿創意

栩栩如生的“廣式早茶”陶藝、天空農場種出的肥碩青菜、美味的古法糍粑、非遺傳承的竹編藝術、動手制作的可愛鳥窩……21日上午,中山市華僑中學高中部的廣場里,一個個展位可謂創意和“勞動元素”滿滿。

來自石岐街道各個中小學、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們,正在向參加培訓班的專家們,介紹和展示各自學校的勞動教育特色。

在現場,楊仙逸小學的展位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駐足,學子們制作的竹編作品《月亮小船》、竹子燈籠、竹籃和竹船等,讓大家眼前一亮。

參會人員參觀中山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示。記者 繆曉劍 攝

“我們將竹編融入小學勞動課,不僅是技能的傳授,更是文化的傳承。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體會到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韻味,同時種下熱愛非遺、傳承文化的種子。”在現場,該校的相關負責老師介紹道。

厚興鄭偉權學校展示了同學們制作的鳥窩。該學校與蓮峰山森林公園相鄰,為了幫助更多鳥類在城市中找到安家之所,同學們結合勞動實踐為小鳥制作了眾多鳥窩。“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制作鳥窩,增強了勞動意識和環保意識,也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該校一名參加展示活動的同學告訴記者。

中山市石岐洪恩幼兒園的攤位同樣充滿創意。外教與孩子們一起展示通過古法制作的糍粑,并邀請參觀者品嘗。

“我們學校開展了豐富的勞動教育活動,包括學習制作廣式臘腸、石磨豆腐等,以及開展非遺扎染、木屋搭建、荷塘挖藕、稻谷收割等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勞動的魅力。”該幼兒園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展示大思政建設成果

活動中,參會人員還參觀了中山市華僑中學大思政建設成果展和美育成果展。

記者了解到,中山市華僑中學在德育方面亮點紛呈,不僅注重黨建引領和隊伍建設,還通過課程融合和實踐育人等方式,全面提升了學校的德育水平。

該校通過“三堂五史”“三講一課”以及“三生教育”等特色課程,將思政課與校本課程緊密結合,實現了思政教育的立體化與生活化,構筑了全方位的精神坐標,貫通了全鏈條的成長脈絡,為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僑校樣板。

參會人員參觀中山市華僑中學德育特色教育展示。記者 繆曉劍 攝

中山市華僑中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將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實踐,構建了“華僑文化浸潤、知行合一共筑”的德育生態,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如消防演練、創客節、勞動教育、模擬法庭以及研學實踐課程等,形成了協同育人閉環機制。

在培訓班的主題沙龍環節,現場的省德育專家和一線德育工作者結合研究領域和本地區實踐經驗,從思政教育的各個層面進行探討,展示了廣東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取得的進展,深入探討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據了解,在3月20日,培訓班的首日行程中,參訓干部還曾來到中山市迪茵公學和迪茵湖勞動教育基地,參觀了廣東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沙溪理工學校“送教上門”展示活動以及中山市迪茵湖勞動教育基地的常態化校外勞動教育新模式。

全力構建五育融合的育人體系

中山市教育工委書記、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彭曉新介紹,中山始終將教育事業擺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關鍵位置,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和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山市先后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金字招牌,2014年被授予“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2015年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2019年被授予“廣東省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市”,同年以優秀等次通過“廣東省首批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市”評估驗收。2021年入選廣東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市,2022年入選廣東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2023年立項廣東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彭曉新表示,在全市上下搶抓深中通道開通的重大歷史機遇,全面推進深中六個一體化進程的背景下,中山以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市建設和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為抓手,積極構建“大思政課”體系,構筑“大德育”新格局、實施“大民樂”新工程、建立“教改招”新機制、推動“教體藝”新融合、打造“勞動美”新平臺,全力構建五育融合的育人體系,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朱暉 ? 三審 蘇小紅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