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中山市前山河流域協同保護規定》《珠海市前山河流域協同保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這是廣東省生態領域首個協同立法,不僅可以推動解決兩市在協同治理中存在的難題,同時為其他地市跨流域協同立法積累了寶貴經驗。
這一《規定》是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以下簡稱“法工委”)2024年重點工作成果之一。2024年,法工委著重圍繞市委、市人大常委會中心工作,聚焦經濟發展、生態文明、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推進立法,共開展了近30場立法調研,完成了5項法規案的審議修改,按進度完成全年立法計劃,為中山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百千萬工程”、保障民生福祉等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推動協同立法
消除前山河共治共管障礙
前山河發源于五桂山東南麓,是中山南部的重要泄洪通道,也是珠海、澳門的主要飲用水取水口。數十年來,前山河綜合治理錯綜復雜。“近年來,珠海、中山兩市強化前山河流域管理協作。但在管理過程中,因兩市各自編制專項規劃,對河岸線的控制、生活區域、生產區域等規劃標準不同,造成推進共治共管上存在障礙?!狈üの魅务T鏡華介紹。
在省人大常委會指導下,2024年初,中山、珠海兩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達成了立法共識?!皟墒性诹⒎ㄟ^程中探索出立項協同、內容協同、實施協同等‘七個協同’的立法協同機制?!瘪T鏡華介紹,為了切實提高立法質量,兩市人大常委會共同提請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省立法專家召開論證會,提高《規定》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主導下,兩市人大常委會開展面對面的論證修改會,討論專家意見建議和雙方關切內容,經討論修改,形成了同一文本。
馮鏡華說,《規定》針對中山、珠海兩市在防洪排澇、跨界污染治理、水量調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就建立跨區域協同保護機制專門作出指引?!兑幎ā吠黄屏嗽行姓^劃以及水域管轄在系統化治理中的局限,圍繞建立長期、穩定、有效的前山河流域協同保護機制的目標,在流域跨區域的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等方面提供了有效路徑。

將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
回顧2024年履職情況,法工委還完成了《中山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中山市排水管理條例》立法相關工作,組織起草了《中山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優化人居環境的決定》。
對于每個法規的亮點,馮鏡華如數家珍: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明確了海綿城市設施運營維護責任原則,圍繞政府職責、專項規劃、施工建設、運營維護建立健全了相關制度體系;排水管理條例理順了排水管理機制,為強化排水設施全過程監管提供了制度依據;優化人居環境的決定針對市容環境、田間看護房、農貿市場、橋下空間、三線整治等難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切實厘清了各方職責,為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撐。
備案審查是憲法法律賦予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監督職權。“如何保證法律法規在本地區正確實施?如何保證政府出臺的紅頭文件跟法律法規不相抵觸?就是要靠備案審查”。馮鏡華表示,2024年,法工委完善“專班+專家”兩個模式審查,對政府報備的15件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并對人大10件地方性法規和200余件決議決定開展了集中清理。
馮鏡華表示,2025年法工委將圍繞市委中心工作,繼續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完善《中山市中山特色菜促進辦法》,并對中山市低效工業用地再利用開展調研與研究。同時加強與周邊城市在制度建設層面上的合作,為低空經濟產業聚集發展提供制度支撐。
編輯 汪佳?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林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