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文化助力“百千萬工程”暨合作共建研學實踐基地簽約儀式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行。在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的指導下,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聯合暨南大學文學院、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以及阜沙鎮、南區曹邊村等4個鎮村單位,共同簽訂合作協議,以“學術研究+基層實踐”雙向賦能,將孫中山思想研究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文化動能,推動“百千萬工程”向縱深發展。

簽約儀式現場。記者 李穎奇 攝
活動上,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與暨南大學文學院、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共同簽訂孫中山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發展研究基地和“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
“暨南大學文學院與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在人文社科領域、理論政策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積淀,將為紀念館提供學術支持與人才培育資源,助力孫中山文化資源的系統性挖掘與創造性轉化。”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副館長黃效在致辭中表示。
共建單位一致認為,孫中山先生作為中山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其思想遺產是值得世代傳承弘揚的寶貴精神財富。此次簽約將為孫中山思想研究提供新的平臺,推動社會各界深化對孫中山精神的價值認同,賡續其思想精髓。
隨后,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阜沙鎮、坦洲鎮、南區街道曹邊村、神灣鎮宥南村等單位簽訂共建協議。接下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將依托文化資源稟賦和品牌優勢,加強鎮村文旅宣傳、文化產品供給和鄉村講解員培養,助力中山“百千萬工程”提速增效。
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專職副主任胡曉渝表示,期待通過多方協作,讓孫中山的文化資源轉化為富民強鎮興村的“金鑰匙”,為鄉村發展注入歷史厚度和文化溫度,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蘇小紅
記者 李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