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眾街道沙仔村,“去市場買菜”曾是困擾村民的一道難題——新沙仔市場距離居民區較遠,群眾不愿意去;舊沙仔墟市位置更便利,使用多年,因產權手續不完善2013年被關停閑置。久而久之,舊沙仔墟市周邊聚集的亂搭建、亂擺賣攤販越來越多,衛生、消防、交通問題叢生,周邊群眾苦不堪言。
去年3月,十五屆市委第五輪巡察進駐民眾街道,結合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深入巡察,推動問題整改,沙仔村“買菜”難題迎來了轉機。在市委第一巡察組的發力推動下,民眾街道黨工委組織職能部門對沙仔墟市攤販擺賣問題進行梳理整治,指導沙仔村委會迅速行動、完善管理。改造后的沙仔墟市面貌一新,周邊增設100個小車停車位、200個摩托車停車位,已有90多家商戶入駐經營,村民對盤活的沙仔墟市贊不絕口。
多年頑疾終現曙光:市委巡察破難題
“為解決群眾買菜難題,改善舊沙仔墟市周邊環境,近年來,沙仔村委會曾多次對亂搭建、亂擺賣行為開展整治,但因組織統籌不夠有力、管理資源不足,問題難以根治。”村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道,針對舊沙仔墟市存在的問題,沙仔村委會開展了很多工作。
2024年3月,十五屆市委第五輪巡察對民眾街道黨工委開展常規巡察,對民眾街道下轄8個村(社區)黨組織開展對村巡察。期間,市委第一巡察組下沉沙仔村發現,舊沙仔墟市擺賣亂象橫生,周邊群眾反映強烈。“舊沙仔墟市2013年關停后,周邊群眾自發形成了銷售自種農產品的臨散攤檔。這些年,村民漸漸習慣了在攤檔就近買菜。”村委會有關負責人談到,“舊沙仔墟市屬于村集體物業,關停后閑置了11年,期間沒有租金收入,村民收益也減少了。”
“將舊沙仔墟市‘盤活’不僅關系到村民買菜方不方便,還關系到村集體增收,是村民心頭的要緊事。經報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我們將推動盤活沙仔墟市列為重點監督事項,確定了‘舊墟市改造+新墟市引流’的總體思路,積極推動民眾街道黨工委全面整治沙仔墟市存在的問題。”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在市委第一巡察組的督促下,民眾街道黨工委全面開展沙仔墟市改造工作,從規劃布局到衛生整治,從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到交通管理,將墟市經營管理的堵點難點逐一攻破。期間,市委第一巡察組建立定期監督檢查機制,督促相關部門定期匯報沙仔墟市整改工作進展,確保整改措施按計劃推進,同時深入群眾收集意見,了解整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整改方案。

合力推進整改:還群眾美好生活
完善墟市功能和改善周邊環境,是舊沙仔墟市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民眾街道紀工委的跟進監督下,相關職能部門啟動沙仔片區控規調整工作,落實舊沙仔墟市商業功能,加快報裝用水、消防給水,有序開展用地報批手續前置工作,做好墟市“重開”的前期準備。2024年9月,沙仔村農貿集散地(舊沙仔墟市)公開招標,中標方進場經營。
整治舊沙仔墟市的亂擺賣問題,關鍵在規范攤販的經營行為。對此,市委第一巡察組督促民眾街道制定《民眾街道占道經營整治提升工作方案》,街道相關部門開展無照流動經營專項執法整治,持續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向流動攤販派發宣傳單張,引導流動攤販到新設的集中擺賣點繼續經營。為吸引商戶進駐經營,沙仔村還推出降低租金等優惠措施,劃定沙仔村委會對面停車場為新墟市的停車場,方便攤販裝卸貨臨時停車。
此外,為做好新墟市的環境整治提升和日常管理,民眾街道辦事處聯合沙仔村委會,對墟市周邊亂搭建的4宗鋅鐵硼進行拆除,拆除面積約300平方米。沙仔村委會還組建了農貿集散地管理隊伍,加強對攤販的日常管理,維護市場秩序。
?改造成效顯著:群眾獲得感滿滿
“舊沙仔墟市亂搭建、亂擺賣現象嚴重,衛生環境差,還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和交通事故隱患。在巡察組和街道紀工委的監督推動下,現在的新墟市攤位整齊、品類豐富,環境整潔舒適,有專門的管理隊伍,也不用擔心停車問題,實在是太好了!”沙仔村村民鐘志輝向記者表示,“從長遠的角度看,村集體閑置物業盤活了,村集體收入增加了,對村民來說再好不過了。”

據悉,新墟市周邊環境已完成階段性整治,90多家商戶入駐并有序經營,周邊約3000名群眾可以就近買到“放心菜”。由于貨品價格優惠、市場管理規范,不少居住在廣州南沙區三民島的群眾也到新墟市購買新鮮肉菜。舊沙仔墟市的整治改造,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為民眾街道沙仔村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規范農村“三資”管理的一次成功實踐。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陳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