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大信新都匯石岐店門前廣場人頭攢動,由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百萬英才匯南粵暨“中山易就業”——2025年高校畢業生公益招聘會在此舉行。超90家知名企業攜1500余個崗位現場招賢納士。其中超75%的崗位適合高校畢業生,超60%崗位聚焦新興產業賽道,覆蓋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技術、光學光電、智能家電等重點產業。“商圈+”招聘會將求職與消費場景深度融合,為求職者提供了便捷直達且充滿機遇的就業平臺,用城市“煙火氣”為就業服務“聚人氣”,吸引超2500名求職者前來尋找機遇。

多個優質崗位虛席以待
2024年中山規上企業數字化轉型率達76.56%,排名珠三角第一,連續兩年實現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達到3.30%,躋身全國先進城市水平。中山重點投資項目紛紛落地,工改、技改企業逐步投產,持續釋放就業崗位空間。
廣東發出“史上最強求賢令”: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中山蓄勢已發,匯集市場化崗位15萬個,“獨角獸”“小巨人”、鏈主企業、專精特新等企業紛紛拓崗擴招,首期募集的高質量崗位2萬個,不乏年收入50萬元以上乃至100萬元以上的高薪崗位,切實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發展前景。
招聘會現場,技能技術崗、研究應用崗、智能服務崗等多元組合,也有不少“經驗不限”的招聘信息,為廣大青年人才提供全鏈條職業機遇。格林曼光電科技的招聘專員曾慧娟表示,他們不要求求職者有經驗,主要看能力。他們企業內部設有技能人才服務站,提供技能定期培訓、技能評價等服務。該企業已自主培育不少技能人才,其中有10人拿到人社部門認可的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同時,他們還與中山市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搭建高效匹配攬才矩陣
中山積極構建“線下精準對接+云端攬才矩陣”,充分運用“直播帶崗”“AI面試”“訪企探崗”等模形式,做到線上優先、智能輔助、線下精準對接,以更為主動的姿態匯聚人才資源。
為幫助高校畢業生解決“經驗不足、定位模糊”等難題,招聘會現場設置“AI易面+名師答疑”專區,吸引超百名求職者現場體驗。“AI易面”通過AI技術,為求職者提供高度仿真的面試場景,系統覆蓋常見行業問題,包括技能技術崗位的實操問答,以及綜合崗位情景分析。
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相比去年,我們采用的AI面試系統全面升級。不僅能通過情景模擬面試和多感官捕捉生成個性化優化報告,還能快速匹配現場高匹配度崗位,指引求職者精準投遞簡歷。而且通過AI助手,企業可以快速生成并優化崗位招聘信息,大大提高企業招聘效率。”

松弛感使中山“圈粉”無數
人間煙火氣,灣區好生活。中山作為廣東最“年輕”的城市之一,在“全國最年輕的前30個城市”中排在第12位,城市就業生活的松弛感、舒適感、幸福感,讓中山“圈粉”無數。
“家人們看過來!我們企業五險一金全包,還有免費公寓!”
“我們不加班!不加班!真的不加班!到點就下班!”
“我們周末雙休,提供住宿還提供午餐,感興趣可以在后臺聯系我,明天就安排企業實地走訪。”
走過一眾企業攤位前,不時就能聽到招聘主播富有感染力的聲音傳來。當天,部分企業招聘人員直接在自家招聘攤位上進行“直播帶崗”,詳細介紹自家企業崗位信息和福利待遇、工作環境等,還不時穿插一些輕松幽默的互動,吸引求職者踴躍通過后臺投遞簡歷。這一幕讓原本就熱鬧非凡的廣場更添了幾分活力。
“中山制造業發達,工作機會比較多,并且在這里上了幾年大學,有感情了,所以我想留在這里。”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王泓錦是一名東北人,當天他和幾位同學結伴前來找工作。見到他時,他手里握著厚厚一沓紙張,除了他的簡歷,還有不少企業的宣傳單張,“專業對口的企業的宣傳單我都拿了一份,回去好好研究下。剛剛也面試了一家企業,覺得還不錯,也加了聯系方式。”他表示,自己找工作最看重發展空間和薪資待遇,希望努力干幾年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據了解,中山已相繼推出市級人才房超500套,累計服務近480名人才及家屬,今年2月底再推出了200套“拎包入住”高品質人才房,持續為青年人才提供安居保障。
眼下,中山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以“真心實意”的承諾和“真金白銀”的支持,強化政策引才、平臺育才、服務留才機制,廣邀天下英才到中山創新創業。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朱暉? 三審 陳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