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國際數學日”,3月10日,在“國際數學日”到來之前,中山紀念中學教育集團舉辦首屆數學節系列活動開幕儀式。據悉,此次數學節將為期5天,相關活動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的數學講座,以及講數學故事比賽、數學模型制作、數學創意畫繪制、數學最強大腦挑戰賽等。
在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廣州南方學院校長、紀中少年科學院名譽院長湯濤,以“動手推開數學益智之門——從松山湖數學探索館談起”為主題,為紀中教育集團的師生帶來一場學術盛宴。他從全國首個全生態數學主題探索館——東莞松山湖數學探索館開始說起,講解動手學數學的原因,講述人工智能時代的數學學習方法。湯濤院士表示,通過動手操作,學子們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物操作,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感受在好玩的數學世界里暢游的樂趣。

AI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數學能力?“AI的實質是讓機器能夠與人一樣學習,核心是算法,基礎是模型,數學因而有了不可替代的價值,討論AI時代的數學教育,關注點不能脫離‘數學能力’的提高。”湯濤院士表示,人們需要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融會貫通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了解到,代數、微積分、概率等都是AI的核心與基礎。
對此,紀中高二(12)班的許朗同學表示,湯濤院士的講座為他帶來了全新的視角,感受到了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以前以為物理、化學學科才能可視化,沒想到數學也能如此貼近生活。”
在開幕式上,紀中黨委副書記、校長梁世鋒透露,紀中教育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需求,深入實施開展“沃土計劃”“脫穎計劃”,堅持“思維+空間”課堂教學理念,培育面向未來的拔尖創新人才。該校成立紀中少年科學院,建立數學探究室、人工智能探究室,邀請湯濤院士數學工作室落戶紀中,聘任北京理工大學特聘教授胡偉東為強基班學術班主任,進一步打通拔尖創新人才早期識別與培養的“綠色通道”,努力培植使杰出人才“冒”出來的適宜土壤。此外,該校加入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希望聯盟,積極探索數學拔尖創新人才的發現與培養。

當天,多位嘉賓還為紀中教育集團數學探究室揭牌。在研究室內,10多個數學元素的實物模型,為學生們帶來沉浸式的數學體驗,學生們可以從任意視角、近距離觀察和“玩轉”數學。據其負責教學的老師介紹,研究室內的圖形計算器,各功能模塊有機關聯,方便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研究分析數學問題并創建數學建模解決問題。

編輯? 周振接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吳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