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4時左右,南頭鎮中心小學2樓的電教室內,一堂別開生面的人工智能通識課正在進行。與智能機器人互動中,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也在實踐中提升了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智能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低齡段學生的AI啟蒙教育?南頭鎮中心小學通過引入先進的大語言模型技術,開設AI教育課,打造沉浸式的人工智能環境,點燃學生們的科技夢想。
AI助力傳統文化傳承
寓教于樂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在AI啟蒙教育中也不例外。南頭鎮中心小學辦公室主任王潔介紹,學校一貫重視科學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2024年9月起開設了AI興趣班,并在四年級10個班開展AI通識課,讓學生對AI“懂原理、會應用、不依賴”。

據介紹,該校AI通識課主要有四部分內容:游戲化的AI基本原理、AI與學科的結合、AI局限性的認識及用AI創作南頭花燈。王潔表示,學校有3700多名學生,配備了6名專職科學教師和3名專職信息技術教師,并在課后服務中引入校外教師資源,助力學生與AI接軌,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
南頭中心小學所在的北帝村以花燈制作聞名,學校讓AI技術與地方文化、傳統民間手工技藝結合,讓學生利用AI設計南頭花燈,并為其撰寫解說詞,將優秀設計制成實物。
記者現場看到,課后托管時間,四年級10班的50多名學生端坐在電腦前,學習如何通過AI設計南頭花燈,眼中充滿了興奮與專注。“AI課程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門。”學生郭梓涵興奮地說。
“人工智能不是冷冰冰的技術,它能成為傳統文化傳承的得力助手。當學生能運用人工智能設計南頭花燈,利用AI為花燈寫詩時,相信他們不僅會成為技術的使用者,更將成為文化傳承的創新者。”該校校長衛坤說。
精彩科創課程讓學生減負增效
據介紹,南頭鎮中心小學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不僅引入AI大模型用于教育教學,還結合學校特色發展,在課后開設多樣化的科創社團,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促進其全面發展。

記者看到,教學樓一樓設立了六七個寬敞明亮的科創室,設施齊全且新穎,提供編程、創客、無人機操作、3D打印、光電射擊、無人機足球、無人駕駛車輛與船只、顆粒機器人等近十個信息科技類社團。每天放學后的課后服務時間,這里都會迎來一群懷揣科技夢想的孩子,他們在活動中探索未知,收獲成長與快樂。
三9班的藍博文和同學們沉浸在無人機籃球社團的學習中。他興奮地說:“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我可以輕松操控無人機穿越兩個白色籃筐,這種成就感讓我非常開心,我希望通過學習,收獲更多快樂?!?/p>
二10班的蘇鎧銘已在船模社團學習一年多,操控無人機得心應手,“科創社團不僅讓我學到了新知識,掌握了無人機操控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和創造力?!彼院赖乇硎?,他已經進入了校隊。
據悉,過去一年中,該校學生在省市級青少年科技大賽中屢獲佳績。在2024年世界機器人青少年設計與信息素養大賽中,學生梁銘軒和歐陽睿分別在FFR ROBOT機器人單人對抗項目中榮獲二等獎,蘇鎧銘和王謙組成的隊伍也在雙人對抗項目中榮獲二等獎。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朱暉? 三審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