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人天堂a,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国产aaaa视频,亚洲国产自产,中文字幕网站在线观看,狠狠躁91三区二区一区,26uuu久久噜噜噜噜

90多名西藏學生共度藏歷新年,在中山感受家的溫暖
發布時間:2025-03-01 來源:中山+

草坪趣味游戲、民族書信傳情、篝火歌舞共歡……2月28日,當藏歷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灑向雪域高原時,遠在珠江之畔的中山市實驗中學為高一、高二西藏班的90位學生籌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同過一個節 ? 共享民族情”喜迎藏歷新年活動,遠離家鄉的學生們在嶺南水鄉感受雪域高原的年味,用歡聲笑語奏響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樂章。

趣味游戲
傳遞民族團結情

當天下午,學生們乘坐大巴齊聚凱茵新城趣竹薈,活動以“共畫同心圓”為主題,通過一系列趣味游戲傳遞團結的力量。

在“鼓舞飛揚”環節,學生們圍成一圈,手拉同一面鼓,協作控制鼓面上的彈跳小球,象征著各民族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精神。在“動力圈”游戲中,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手拉手以協同之力完成挑戰,優秀小組還獲得了紅包獎勵。

趣味游戲“鼓舞飛揚”。記者 楊健?攝

來自那曲的高一18班學生索朗曲珍,身著漂亮的藏服,與同伴們一同沉浸在趣味橫生的游戲中,笑容格外燦爛。她向記者分享了西藏新年的傳統習俗:在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精心準備“切瑪”盒,寓意來年的五谷豐登與吉祥如意。人們會穿上新衣,互致新年的問候,互敬青稞酒,互獻哈達,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愿。每當有客人來訪,第一句問候是“洛薩扎西德勒”(新年好),主人會捧起“切瑪”盒熱情迎接。

“這是我第一次和同學們參加戶外踏青聚會,盡管遠離父母,但感覺特別溫馨。”她開心地說表示,活動不僅讓她玩得開心,更深刻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

書寫鄉思
嶺南郵票傳遞祝福

中山市民族團結促進會的會員們也來到現場,和孩子們一起共度佳節,他們來自不同民族,不僅帶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還組織了“祝福郵你”書信活動。

工作人員韋艷梅手拿印有中山特色景點和名小吃圖案的中國郵政明信片,讓同學們寫下最真摯的祝福,寄給家人朋友。“我在中山過得挺好的,你們不必掛念,保重身體”“媽媽,感謝您的辛苦付出……”同學們紛紛拿起筆,將愛與祝福傳遞給遠方的親人朋友。

“活動讓孩子們深入了解中山的多元文化,也在書寫祝福的過程中,學會感恩,更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每個孩子心中生根發芽,絢爛綻放。”韋艷梅說。

高一14班的阿旺嘉措來自拉薩,去年9月來到中山就讀,他在寄給爸媽的明信片上寫道:“我在遙遠的中山給你們送上真摯的節日祝福。”他展示著自己的作品并表示,“活動讓我有機會近距離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增進對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高一14班的阿旺嘉措(左一)展示寫給家人的明信片。記者 楊健?攝

23年援藏教育
已培育1220名西藏學生

過林卡是藏族的傳統活動。當晚,在篝火的映照下,師生們歡聚一堂,牽手共舞,歡唱歌曲,分享各自的成長故事和夢想。其樂融融的氛圍,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中山市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楊榮浩也被和諧歡樂的氣氛感染,他欣喜地表示,雖然西藏學生遠離家鄉,但學校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少數民族重要傳統節日,都會開展各種富有文化內涵的活動,教育引導他們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文化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對他們來說,學校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他鼓勵同學們在新的一年保持對夢想的執著追求,要像點燃的篝火既燃燒得熾熱,又把溫暖傳遞給身邊的人。

同學們沉浸在趣味橫生的游戲中,笑容格外燦爛。記者 楊健?攝

據介紹,市實驗中學從2002年開始招收內地西藏班高中散插生,2009年開始從中山中專接收內地西藏班初中生,援藏教育23年來,累計培養西藏初、高中學生約1220人。學校堅定不移地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社區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今年1月,學校初中部2021級5班、9棟110宿舍“石榴籽小屋”還分別榮獲2024年西藏自治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班級、示范宿舍稱號。

高一10班的梁峻豪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示范班級的一員,他深有感觸地說:“雖然同學們來自不同民族,但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相互尊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真諦。”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王欣琳 ? 三審 向才志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