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為期兩個月的“OCAT跨年大展——自然設計”展在深圳OCAT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圓滿閉幕。在本次展會上,中山著名華僑藝術家虞蘭因展出了與海洋主題相呼應的新水墨畫作,吸引眾多參觀者欣賞。

本次跨年展展出的作品都是從自然界的山、水、樹、花、鳥、石頭、風景到遺跡,從宇宙到五行等世界萬物的相互關系為基點展開,形成貫穿展覽的線索,最終回歸人的視角、人與萬物的關系和對生命哲學的思考。
虞蘭因的《幻海瞬境》作品系列,使用圓形鏡心的方式來創作,不僅對應著瞳孔,也與地球相互呼應著。同時,圓形亦給觀眾呈現了一種新的觀看方式——距離感。在這些圓形中,是如夢如空的深海,是溫暖清透的陽光,是亦真亦幻的藍色,或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所引起我們最深切的“鄉愁”。
“我在1993年回歸故里后正式開始以抽象水墨為媒,每年都在國內外推廣東方文化、中國水墨藝術與中國哲學觀的當代性療愈意義,引導并且期盼觀者在看過之后覺得內心充滿正能量,達到心靈療愈的效果。”在中山“墨海齋”藝術工作室,虞蘭因向記者介紹她的創作歷程。
據介紹,虞蘭因是美籍著名愛國華僑藝術家,從事當代水墨研究與創作50余年,其作品享譽國際。1993年她回歸祖國,長居廣東。從2021年起,虞蘭因在中山設立“墨海齋”藝術工作室,從此長居于中山。

虞蘭因介紹,1985年,年近四十歲的她,成為美國第一批個人潛水愛好者,開始了在海底世界的尋奇探秘之旅,從此也開啟了她海底深潛悟畫之道。她不停地繪畫,不時地深潛入海底,不斷地修煉自己的心境。學習了中西方繪畫藝術后,她更堅定地認為,唯有中國筆墨語境下的水墨藝術,最能表現潛水帶給她的切身感悟和對生命的終極覺知。
虞蘭因表示,年近八旬的她,偶爾還會去海洋潛水,不停地捕捉靈感,以畫為聲,傳遞她對當下生態文化及人文環境的感悟,喚醒人們對海洋的關注,對自然的保護和珍視,亦讓自己的子孫后代也能從中得到啟發。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