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人天堂a,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国产aaaa视频,亚洲国产自产,中文字幕网站在线观看,狠狠躁91三区二区一区,26uuu久久噜噜噜噜

中山青年志愿者:用青春力量點燃“百千萬”夢想
發布時間:2025-02-21 來源:中山+

“從最初的參與者到現在的組織者,我深刻體會到青年志愿者的責任與使命。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山青年走入到志愿服務的隊伍中,將志愿服務精神帶到中山的每一個角落。”2月18日,在2025年中山市青年學子寒假返鄉助力“百千萬工程”志愿服務實踐營(下稱“實踐營”)的結營儀式上,副營長黃紫晴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正上大四的黃紫晴,用充實的志愿服務為大學生涯最后一個寒假畫上滿意的句點。在為期一個月的實踐營中,110名中山青年志愿者共開展志愿服務近100場,參加服務志愿者近1000人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1600小時。

萬人行巡游中的中山青年志愿者方隊。 通訊員供圖

志愿服務與“百千萬工程”的深度融合

“百千萬工程”持續開展,美麗中山建設如火如荼,青年學生更是未來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志愿服務實踐營的開展,正是將青年力量與“百千萬工程”緊密結合的生動實踐。

回顧一個月的實踐中最難忘的瞬間,志愿者林駿樺的思緒飄回元宵當日——2025年中山慈善萬人行·助力“百千萬工程”巡游活動在興中道舉行,450余名青年志愿者全力提供高效優質的志愿服務,林駿樺正是其中一員。到達集合點時,五點半的天空蒙蒙亮,還下起了小雨,大家紛紛打開手機手電筒照明,這猶如點點星光交織,像極了因共同目標而聚集在一起的青年力量。

準備物資、統計人數、協助處理突發情況、拍攝圖片……忙碌的半天很快過去,相較于身體的疲憊,林駿樺感受更多的是充實與感動。作為在中山出生、成長的青年,從小,慈善萬人行就扎根在他對元宵的記憶里。正上高二的林駿樺感慨萬千:“親身經歷萬人行的體驗是電視給不了的,當看到那么多人為了慈善公益事業而默默奉獻,我覺得團結的力量真是巨大。”

青年志愿者在交通樞紐為旅客提供志愿服務。 通訊員供圖

青年志愿者的足跡,從興中道延伸至整個中山。在中山站,為春運返鄉的旅客指引方向;在中山紀念圖書館,他們為讀者提供幫助;在市博物館,他們為游客答疑解惑,講述中山的歷史故事;在香山書房、長者食堂、博愛醫院、深中跨市公交樞紐……從城市的交通樞紐到文化地標,從民生保障場所到公共服務站點,處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在結營儀式上,就讀于華南理工大學的大二學生謝維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在實踐營中我見證了‘百千萬工程’在我們身邊的點滴實踐,每一場看似平凡的服務,其實都是‘百千萬工程’的落地生根。”青年學子們通過參與鄉村振興、綠美中山、文化興城、扶老助困、基層治理等多領域的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春同行”的意義。

扎根大地實踐中青春在成長

實踐營不僅為中山的社會發展注入了青春活力,也通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為青年學子們提供了一個鍛煉自我的廣闊舞臺。

三次參與實踐營,從最初的營員到現在的副營長,黃紫晴坦言“這里見證了我的成長和蛻變。”第一次參與體驗營的時候(注:“體驗營”在2025年改名“實踐營”),她還是一名青澀的初中生,多年過去,她依然清晰地記得在小候鳥“快樂暑期”素質拓展活動上,陪伴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操場上玩游戲的場景。“我想從那時起,志愿服務的種子已經扎根在我的心底。”如今是她第三次參與實踐營,她負責協助組織活動、制作宣傳推文和視頻。將校園里學到的知識貢獻在家鄉建設,她由衷開心。

?付出之余,黃紫晴也收獲滿滿:“別人跟我說一聲謝謝,我會感到很快樂,會覺得為大家服務的一上午沒有白費。”她一路成長,鍛煉了能力,收獲了友誼,還對家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相信,實踐營落下帷幕,但我們的志愿服務之路沒有終點。”

參加萬人行巡游的青年志愿者。 通訊員供圖

認同、行動力、責任心、友誼、經驗、愛心、耐心……這些詞匯,是青年志愿者們成長故事的匯聚。帶著從志愿服務實踐中汲取的力量,懷揣著對社會的熱愛與關懷,他們又大步邁向各自的人生道路。自2010年團市委啟動大中學生志愿服務體驗營以來,15年里,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以此為夢想啟航的港灣,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讓城市因為他們的存在,變得更加溫暖、更加美好。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林志強?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